老党员加倍:“我要继续为群众服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直是加倍很喜欢的一句话。加倍说:“作为一名普通农牧民党员,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将满怀激情,不忘初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脚踏实地履行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75岁的加倍,入党时只有15岁。西藏民主改革前,少年加倍生活在卡若区拉多乡夏日村。虽然那时家中有部分生产资料,但饿肚子是常态,吃饱则是天方夜谭。“糌粑和芫根是主食,偶尔能沾点荤腥,但很少。”加倍说,“不饿肚子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加倍对共产党的了解愈加深入。他知道,“入党不是享受,是为了奉献。”
1959年3月初,加倍与其他农牧民新党员一起,站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入党后,加倍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1970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泽然、夏日村组长,泽然人民公社社长,泽然村村长,拉多区护林员等职。
工作期间,加倍坚决服务上级党组织安排,克服当时交通、通讯不便等各种困难,骑马翻山越岭为群众修房子、铺路,统计数据,运送货物,邮寄东西等。24年里,为了工作,加倍少了陪伴家人的机会,多了服务群众的时间,却对此无怨无悔。
“那时候出远门干活,大家把帐篷、吃穿等用具带上,一干就是一两个月。”加倍告诉记者,“乡里往妥坝乡、面达乡的老路都是我们修的。”
在所有工作中,最让加倍难忘的就是无偿参与了昌都第一个水电厂的修建。1960年,加倍与周边群众一起,骑马赶往昌都,他的第一个工作是开石。“到现在的卡若镇加林村石场开石,打成条石,然后装上解放牌运输车。”加倍讲,“这既是一份技术活,也是力气活。”
后来,加倍又到水电厂大坝干活。“有时候需要连续奋战,两三天合不了眼,中途大坝还被水冲了一次。”加倍回忆道,“最终,通过几年的努力,水电厂终于建好了。参与建设的每个人都十分自豪,大家高声欢呼。”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我们没办法控制这个过程的长度,但我愿意尽可能地拓展生命的宽度,让它更精彩。”1994年,申请退休后的加倍,每天上午八点钟都会做运动,“我要保持身体健康,继续为群众服务。”
令加倍深感欣慰的是,他的小儿子次加200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有了他们的接力,我才更放心。”近年来,随着加倍听力下降,他已不方便出门,但对党和国家的关心却从未减弱。每次儿子次加开会回来,都会在加倍耳边给他详细讲党的新政策。
站在山坡上的阳光房外,加倍看着焕然一新的夏日村高兴地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村民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家家有牛肉吃;以前没电没水没信号,现在水电通到家门口;以前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如今的水泥硬化路……”
-
翻身农奴多吉平措:“好日子都是党给的!”
多吉平措,男,生于1945年5月,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村民。民主改革前,多吉平措所在的硕督村由督德巴家族掌管,多吉平措一家四口都是农奴,除了要干繁重的农活,还要上缴各种赋税,受尽了残酷的剥削。[详细] -
翻身农奴阿旺格桑:“把好日子过下去!”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诺诺,照到了雪山上,依拉强巴诺诺……”在尼木县续迈乡河东村阿旺格桑老人家的小院里,74岁的老人歌声嘹亮、神采飞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