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健康西藏”翩然而至

尕玛多吉 廖云路 发布时间:2019-09-11 08:25:00来源: 光明日报

  “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短短60多年提高至70.6岁,对生活在‘世界屋脊’的人们来说堪称一个奇迹,这也是西藏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的有力明证。”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云亭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西藏2017年人均预期寿命测算结果显示,西藏人均预期寿命较2010年测算结果的68.2岁增加了2.4岁,达70.6岁,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由和平解放初期的5000/10万下降到56.52/10万,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430‰下降到11.59‰,提前完成2020年预期目标。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发展进步举世瞩目。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山村牧区

  “和平解放前,日喀则医疗卫生状况极端落后,仅有一所藏医机构和印度、英国人开办的两家西医诊所,农牧区零星分布着民间藏医药人员。但这些仅有的医疗机构与藏医药人员也只为贵族阶层服务,农奴基本生活在无医无药的环境中。我父亲就是因为看不起病,早早就离世了。”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波姆庆社区的翻身农奴边巴仓木决说。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藏相继建立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院(站),实施农牧区卫生事业“三项”(乡卫生院、县卫生站、县妇幼保健院)建设等,截至目前,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构建形成。据统计,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548个,床位16787张,卫生人员24018人。全区公立藏医医疗机构达到50所,民营藏医医疗机构163所,藏医药技术人员3763人,病床2412张,89%的乡(镇)卫生院和38%的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藏医药服务,藏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在边巴仓木决现在生活的日喀则市,仅市级医院就有三家,新投入使用不久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是目前西藏单体投资最大、医疗布局最合理、医疗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医院之一。

  看病就医实现足不出户

  根据记载,西藏和平解放前卫生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广大群众有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和平解放以来,国家一直对农牧民实行特殊的免费医疗政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细化和完善服务内容,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多措并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家住拉萨市城关区扎细社区的卓玛老人患有关节炎,犯病时走路都很困难。“过去,我经常在去医院看病的路上。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会上门服务,帮我测血压、输液,方便多了。”卓玛说。

  自西藏开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以来,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705个,签约人数170万余人次,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52.91%,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超过70%。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会定期上门服务,签约对象可享受13项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为居民足不出户就医提供便利。

  以畜牧业为主的西藏,是包虫病的重灾区。如今,西藏包虫病的综合防治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包虫病患者实现应治尽治,采取“无预约、无等候、零支付”的便民措施,全区13家定点医院加快手术治疗工作进度,现有符合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已得到及时治疗。

  目前,西藏城镇基本医保实现了自治区级统筹,参保率在95%以上,逐步完善了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方式,进一步建立了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治等制度,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医疗援藏锦上添花

  2015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辐射带动全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有力补充了西藏卫生健康工作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水平。

  “组团式援藏把医疗人才援藏由分散转向集中、由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把‘输血型’为主的援助方式转向‘造血型’为主的援助方式,留下了一支支‘永不离开’的医疗队,切实形成推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王云亭说。

  援藏专家团队着力发挥管理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等方式,签订帮带协议书,大力开展临床教学、学术讲座、技术培训、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工作,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877名本地医务人员已逐渐成为自治区医疗行业骨干,120名本地医务人员已能够独立开展一到两种新手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王云亭认为,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是中央在西藏推进健康扶贫、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举措,4年多来,经过组团式援藏专家和西藏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医疗卫生援藏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广大农牧民群众来说正变得“触手可及”。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