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虫草“看见”西藏牧区商人别样生活
八字胡、藏袍、腰间挂火镰,西藏康巴男人的装扮标配,45岁的嘎玛次塔一样也不少。这位康巴汉子来自西藏藏北那曲,世代放牧,如今成为地道的虫草商人。
西藏盛产虫草,以克论价,素有“软黄金”之称,虫草商人也被认为是西藏最富有的职业之一。西藏一半以上的虫草产自那曲牧区。在业内人士看来,海拔高、品相好,这里的虫草一直占据西藏虫草市场的金字塔尖。
不足两个月的虫草季马上接近尾声,从挖虫草的牧民到批发销售的商家,很多人又获得了新一季的丰收。
嘎玛次塔也收获不少,1万根鲜虫草,十几斤干虫草。他说:“小时候,除了牧业,虫草也是家里重要的收入,所以每年夏天祖辈都会去挖虫草。”
源于此,2015年,他跟着亲戚学做虫草生意,从草原到城市,牧民出身的他又多了一个生意人的身份。
他说:“辨别虫草好坏并不难,但是生意场上要学的还是很多,像找渠道、摸清行情。”
最初,嘎玛次塔积蓄少,他只是少量收购再转卖,就这样慢慢积累资金。如今,他每年出货量数百万元(人民币,下同)。
相比嘎玛次塔,同是那曲人的查久经营虫草时间更长,从2002年便从运输司机转行。
最初,他一个人冒着赔钱的风险去尝试。后来的十余年间,他的哥哥、外甥也加入进来,如今发展成了家族生意,每年以百公斤计向内地输送。他说:“虫草季,我们家挖虫草、收购虫草、销售虫草都在进行。”
查久介绍,刚做虫草生意时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是常有的事,“每次上山收草一般都要准备几十万元,所以刚起步时,压力很大,还好家乡的亲戚、朋友允许我赊账。”
经商多年,查久乐于接受新事物,不再局限西藏市场。除了到内地谈业务,也热衷各类展销会,结识了不少大客户。
郎加泽旺来自那曲丁青县,上世纪70年代末便学做虫草生意。
那时,他们村里几家人把虫草凑到一起,再卖到县里,十几岁的他由此走上了这条生意路。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网络、物流,以前都是靠步行走好几天到县里卖虫草,条件稍好的也就是骑马。”他感叹。
靠着财富积累,上世纪90年代,郎加泽旺家是村里第一个买私家车的,“牌子记不得了,花了十几万元。”
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郎加泽旺也经历了虫草的“江湖风云”,营养价值饱受争议,价格也是数次“大跳水”。
他说,上世纪70年代一斤虫草卖十几元,后面两个10年,分别突破千元、万元一斤的大关。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虫草价格跌了三四倍,“当时消息闭塞,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008年,虫草价格又一次经历了“大跳水”。在西藏很多虫草商人看来,当年的北京奥运会可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他们提前一年囤了大量虫草。谁知,全球金融危机加剧,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2007年10月,我出手了大部分虫草,算是躲过了这场危机。”他直言,有些担着数百万元债务的人再也没缓过来。
郎加泽旺告诉记者,他现在很羡慕年轻人网络直播做销售,还知道“口红一哥”李佳琦的传奇故事。不过,他坦言,上了年纪,跟不上时代了。
即便如此,他还在尝试虫草冻干技术。他认为,总要有人去探究虫草产业不同领域的发展路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020极净西藏当雄虫草文化节掠影
近年来,当雄县大力挖掘旅游文化,以行天路游圣湖、寻虫草品佳肴、听牧歌泡温泉为亮点,打造牧区体验式旅游休闲养生胜地,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受区内外游客的青睐。 [详细] -
农行昌都分行:创新信贷产品 助力民企发展
近期以来,农行昌都分行结合昌都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特点,相继推出“雪域葡萄贷”“雪域藏羊贷”“雪域虫草贷”“雪域藏家乐”“康巴香猪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全力积极支持昌都民营企业发展。[详细] -
西藏那曲新鲜虫草本月中旬大量上市
5月上旬,西藏山南加查的虫草大量上市,拉萨清真寺附近总能看到虫草商们拿着刷子刷新鲜虫草的场景。等了近一个月,那曲虫草也登陆拉萨市场,价格在每根30余元至120余元不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