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尼木大峡谷·首届吞巴藏香源”文化旅游节开幕

鹿丽娟 黄志武 发布时间:2020-09-24 09:02: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燃烧中的藏香。


位于吞巴景区的吞弥·桑布扎雕像。


晾晒好的藏香被捆扎包装。


制作藏香的原始加工机械——水磨。


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上举行点香仪式。


游客、市民在参观尼木非遗中心。


游客在体验尼木非遗制陶技艺。


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藏香包。


制作藏香。


文化旅游节上参展的尼木藏香。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逐渐形成了中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香道。

  藏香,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谈历史、溯香源,就不得不提起西藏的一位伟大历史人物——吞弥·桑布扎。

  相传,真正的藏香是由吐蕃七贤之一的吞弥·桑布扎于公元7世纪前后发明的。据资料记载,在吐蕃时期,松赞干布曾派出16名青年才俊到天竺游学,但最后只有吞弥·桑布扎学成归来。

  返乡后,他以梵文字母为基础,结合藏语的特点,发明了藏文字。又见乡邻饱受疫病频发、缺医少药之苦,遂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香道和藏医药文化相结合,发明了藏香。他还利用家乡吞曲河得天独厚的水势和丰富的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发明了纯木质藏香加工机械——水磨,并且毫无保留地将制香技术传授给了尼木县的父老乡亲。

  尼木县吞巴镇作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尼木县也成为了西藏最大的手工藏香生产地,所产“水磨藏香”被公认为藏香的根,其生产藏香的历史最为悠久。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创造力,推进雅鲁藏布江尼木大峡谷生态田园景观建设,打造“拉北环线游”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美丽乡村,9月21日上午,“尼木大峡谷·首届吞巴藏香源”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此次文化旅游节以“一炷香·一脉承”为主题,推出了文化传承体验游、美丽乡村休闲游、峡谷生态观光游、藏香药浴康养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并设置了藏香传承制作体验、陶艺DIY体验、香市购物体验、航天蔬菜采摘、大型篝火锅庄晚会和温泉、美食、林卡、房车等休闲体验活动。

  文化旅游节在《藏香芬芳》的欢快舞蹈中拉开了帷幕,歌曲《文香故里》更是将整场活动带入高潮,优秀的影视作品展示让来宾们在短短十几分钟内,领略到了大美尼木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历史悠久的藏香非遗文化。

  活动内容集文化展示、旅游推介、贸易交流、藏香传承于一体,大力推广和展示以尼木“水磨藏香”为中心的璀璨历史文化和本土优秀民间技艺。让游客在领略尼木大峡谷“美、险、亲、奇”特有风貌的同时,也能尽享来自雪域“文香故里”的视觉和味觉双重盛宴。每一缕缓缓升空的青烟,仿佛都在诉说着藏香不为人知的秘密,因其古老、传统、天然的配方流芳千年,延伸出每一间藏香作坊的传奇故事。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首届藏香文化旅游节,积极推进了雅鲁藏布江尼木大峡谷生态田园景观建设,打造“拉北环线游”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多角度对外宣传推介尼木自然及人文风光,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如今,潺潺的吞曲河畔,村庄安宁祥和,传承千年技艺的藏香散发着悠悠香气,在这里世代萦绕。河边300多座水磨自然分布,以水为天然动力磨制藏香原材料。

  “一方人,一曲水,一驾水车”,看似简单的“水磨藏香”,却蕴含了千年文化,成为跨越1300多年的世代传承和尼木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鹿丽娟 黄志武 裴聪 格桑伦珠)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