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县乡村振兴衔接记
最近,在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各个乡镇都在进行一场新的讨论:如何找到一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路?
尼木,在藏语里是“麦穗”之意。这个拥有1300年历史的传统农业县,从2013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到2018年退出贫困县序列,只用了5年时间。
有了成果,不代表可以松劲。前两年当地提出:短期脱贫靠项目、长期小康靠产业、现代尼木靠科教。
前期,有了初步探索;当下,聚焦“有效”二字。如今,得出新结论:用“因地制宜+创新驱动”,换来新的乡村发展动能。
近日,记者前往尼木县调研采访,剖析背后的发展之变。
新与旧之变—
脱贫户自创性收入达94%,政策性收入占比降低
驱车沿着318国道尼木段向西行,来到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吞巴镇,一片绿色映入眼帘。
步行至吞巴村,弥漫着淡淡的柏木香,咔嚓、咔嚓,水磨正在运转。这里有260座水磨,日夜不停地转动,研磨藏香原料。
藏香,对于西藏本地人来说,是居家必备品。
来到74岁的索朗罗布家中,老人正在忙着包装藏香,有塔香、线香、香囊……坐在精美的藏式沙发上,索朗罗布与我们聊起变化:“我从1970年开始制作藏香,以前只考虑产量,做完之后沿街售卖,那时候,难呀!”
观念之变,就在十年之前,他意识到仅靠产量多并不赚钱,还得靠质量。如今,他和家人制作藏香,农闲时雇人,一年销售100多箱,每箱三千多元,刨除成本,一年收入十万元左右。
老人说,儿子米玛扎西在微信上销售,销量不用愁。相比以前,现在日子像蜜一样甜。
索朗罗布家,只是村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2015年底,吞巴镇共有3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8.5%。转折在2018年发生。该镇累计减贫60户22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其中自创性收入占89.14%,政策性收入占比10.86%。
喜,自创性收入比例高了;忧,离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距离。
如何破解?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关键在于实现新旧产业升级:
——旧,藏香产业焕发生机。2020年度吞巴镇藏香产值约2300万元,4家藏香合作社产值437.92万元、净收入超过百万元,带动83户群众就业增收。
——新,旅游业蒸蒸日上。2020年吞巴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不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通过销售手工艺品,2020年吞普村缝纫合作社实现收入42万元。
——新与旧,吞巴镇还转移剩余劳动力。2020年一家劳务公司为集体经济创收120万元、一家运输公司创收65.13万元,吞达村派遣劳务收入达24万元。
改革,带来看得见的效益。2020年,吞巴镇仅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1.6万元,自创性收入占94.44%。
“政策性收入持续维持在5%左右,但总收入逐步提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充满信心。”吞巴镇党委书记张绪刚介绍。
远与近之变—
短期尝甜头,长期保增收
如何激励村民?尼木县卡如乡党委副书记王荣华说,有一个妙招。
去年藏历新年前,一大早,乡政府就热闹了起来,成堆的现金摞在院内。他们正在给59户脱贫户社员分红,一共约70万元,平均每户分红1.2万元。有的脱贫户家庭拿了厚厚一摞现金,多达六七万元,走路都昂着头。分得少的家庭只有一万多元,显得底气不足。
现金分红,收入不同。一位干部直言,我们就是要打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国家送小康”的思想。之后,村里一股风气暗暗形成——多劳才能多得。
乡村振兴,如何推进?“现在还没有到‘断奶’的时候。”在卡如乡的桃园基地,王荣华告诉记者。
这片桃林是2017年北京平谷援建的,日常管理交由当地运营。彼时,王荣华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不少群众担心存在风险,不愿意种植。还有人认为靠国家发钱就行,不用再去劳动。一度,这项工作难以推动。
问题症结在于一些村民的“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尼木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派200多名干部,直接下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一定让群众短期内尝到甜头。”王荣华说,自己从头开始学,没想到竟然成了卡如乡桃树种植第一人。
这是一场乡村生产关系的重构。“我们不能瞎指挥,要干出一番样子来!”王荣华说,那时候,每天天不亮他就来到地里,太阳落山才出桃园,一棵一棵查看树苗,浇水、施肥、补种,就像照顾孩子一样。
最终,桃树适应了高原环境,成活率超过80%。这一切,群众都看在眼里。
记者在桃园见到了脱贫户塔吉,她说每天一个工时的收入有100元。一旁的王荣华补充道:“平时塔吉还在景区务工,每月仅保洁收入就有2800元,两头都不耽误。”
打好了远近结合的“组合拳”,红利释放出来:
——远,搭好发展框架。该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优先把脱贫户纳入合作社,发放用工补贴,用三年时间打好基础。
——近,规模化养殖藏鸡。2019年投入,第二年产出效益,仅藏鸡蛋销售额就有88万元,发放劳务分红32万元;牦牛集中育肥产业,见效快,2020年村民分红18万元。
——远与近,各产业实现均衡发展。该乡2020年第一产业增长近12%,直接带动了当地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长6.2%。如今,卡如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万元。
“远与近的产业相结合,今年,脱贫群众收益会更高。”王荣华对此底气十足。
快与慢之变—
加速观念转变,鼓励农民创业
距离尼木县城不远处,吞弥现代农业园的规模颇为壮观。记者走进一个青菜大棚,见到了24岁的朗杰卓嘎,面庞清秀,画着淡妆。没想到,几年前她家还是村中的贫困户。
尼木乡党委书记刘华介绍:“以前,她家劳动力不足,还要抚养几个年幼的孩子,生活贫困;现在,她自己承包土地,丈夫在县城打工,不再为收入发愁。”
“前两年,我在这里打工100元一天,后来我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朗杰卓嘎说,去年种植小西红柿,纯收入有5万元,今年卖了两茬上海青,又多了两笔收入。
变化,得从农业园说起。201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当年在北京的援建下,总投资3.81亿元,开垦出1760亩良田,建成吞弥现代农业园,主要吸纳贫困户。乡镇干部带着农民在农业园学习科学种田,县里成立销售公司,采用订单化进行种植和销售。
收益,很快实现。高原航天蔬菜种植基地,2019年带动98户528人分红25万元,户均增收2550元;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吸纳了50位群众就业,每人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彼时,平均一个大棚由四户家庭合作种植,有的干得多,有的干得少。脱贫户扎西就曾为此困惑,合作的大棚中,就有一家干得不好,其他农户认为种地还不如外出打工,陆陆续续三户都退出了。
这是农民增收之后,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打破潜在的“大锅饭”问题?
“必须变!”尼木乡党委书记刘华通过调研得出,农民外出打工或者留下承包大棚,这是劳动力转移现象,背后是农民观念加速转变——“等靠要”思想少了。
“这是好事,不能总让土地拴着脱贫的农民!”他果断决定,农户可以承包大棚。如今,勤劳的扎西一家,去年承包大棚的收入达到七八万元。
目前,大棚由各家承包,合作社统一管理。这一生产关系的变革,反而激发了新的活力。仅2020年上半年,该乡就出现了34户包棚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增收最多的1户达6万多元。
——快,在脱贫攻坚阶段,该乡很快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
——慢,与乡村振兴衔接,让一部分脱贫户“留下来”成为创业能人,让一部分人“走出去”到城市就业。
——快与慢,破解了乡村治理中的“显绩”与“隐功”矛盾,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反而使农村的能人涌现,这是生产关系变革后释放的红利。
改变,还有什么新招?“未来,园区打算收一部分费用,能够覆盖管理成本,让农民进一步面向市场,倒逼生产技术提升。”刘华介绍。
此时,迈向乡村振兴,西藏生机勃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新西藏70年系列述评之民族团结篇:携手同心迈步新征程
在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街道通嘎社区,由居民大会表决通过的《居民公约》作为社区群众的“行为准则”,每过几年就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修改。[详细] -
西藏阿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夏山如滴,芳草萋萋的六月,正是人们享受绿水青山的最美时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