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罗布的“种树梦”
盛夏,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2组的一块荒地上,2万余棵北京杨、云杉松牢牢抓住脚下的沙化土地,随风摇曳。这些树有的2米多高,有的仅有5厘米高,是索朗罗布用9年多的时间种植出来的。
格达藏语意为“繁荣”,但在索朗罗布的记忆里,世代居住的格达村2组并不“繁荣”。他告诉记者:“以前放牧时,随风而来的黄沙和暴雨冲刷带来的滚滚泥流让人无处躲藏,沙尘大时,连牦牛都不愿意待。”
他一直认为这里和乡亲们说的一样,“格达乡种不活树”。直到有一次前往拉萨的途中,索朗罗布看到拉萨郊区绿树成荫,植被茂密,心里恍然大悟,也是从那时开始,种树的想法开始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2012年3月,索朗罗布拿出3万元买了2000棵树苗准备开始种树。到了冬季,他发现种下去的树苗只存活了两棵,这两棵还是村民种在自家院子里的。
“遇到大风天气,小树苗被连根拔起。种植技术欠缺、日常护理不到位和草原鼠猖獗等原因,树苗还没长起来就死了。”索朗罗布回忆初次种树的经历,有些心酸和无奈,但他相信,只要有成活的树就说明有希望种活树。
2013年春天,索朗罗布又花费5万元购买了3000棵树苗,同时购买了1万余元的铁丝网用于保护树根和防护草原鼠啃食树根。但到了冬天,成活的树苗依然只有个位数,这个结果给了索朗罗布当头一棒。坐在地头,看着死掉的树苗,他陷入了深深的沮丧。
经人介绍,索朗罗布开始向当雄县林草局的专业人员请教种树和护理方法,了解到种树进度太慢加上灌溉不到位,影响了树苗的成活率。2015年春天,索朗罗布贷款40余万元购买了一台挖掘机,准备修建水渠和挖坑。但此时,村民们在看到索朗罗布种的树成活率太低后,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不愿再参与种树。
“作为家人,我们支持你。”索朗罗布的母亲卓玛央金告诉他,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她还带着一群老姐妹来支持儿子的种树大业。不仅如此,她们还带来了防止草原鼠啃食树根的土方法,用塑料瓶围着树根包一圈,既能防止草原鼠搞破坏,还能节省成本。
2016年,格达乡人民政府向当雄县林草局申请了50棵树苗栽种,最终成活47棵,这给一直以来认为格达乡不适合种树的村民打了一针“强心剂”。随后,当雄县林草局还多次派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种树。
“每到春季,看到成活的树苗绿油油的,我的心情就格外好。”2017年,树苗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索朗罗布终于露出了笑容。让他更欣慰的是,村民们都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了,种树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
种了树、成了林,树下的草皮慢慢恢复了,风沙天气少了,环境变好了,村民们参与种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索朗罗布种树的信心也更足了。
“每次看到这成片的绿色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这不仅是当代人的资源,也是能留给子孙后代的绿色财富。能为家乡和子孙后代种好这片树林,我觉得很自豪、很光荣。”闲暇时刻,索朗罗布总喜欢来到树林里,聆听鸟叫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闻一闻草木的香气,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刚开始种树的岁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羌塘种树人索朗罗布:10年种树8万余棵 荒漠沙地变成心中的绿洲
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曾经有一块“不毛之地”,如今这里流传着一个“绿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索朗罗布。[详细] -
索朗罗布:藏北草原上的植树梦
今年44岁的索朗罗布是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的一名普通干部。从2012年开始,他自掏腰包,在海拔4300多米的当雄县格达乡种树,到今年已种活了2万多棵。[详细] -
40年种活4500棵树: 染绿荒山“新愚公”
西藏仁布县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晚一些。从切洼乡出发沿雅江往北10余公里就到了平均海拔4100米的杰雄村,山脚的树已吐出绿芽,山腰的树却还在静静期待春天的到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