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琼林村:边疆美了 群众富了
6月仲夏,琼林如画。走进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崇山密林环绕的牧场上鸟语花香、草长牛肥,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山河图”。
在苍翠的密林之边,一座红色小牧屋格外引人注目。
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告诉记者,这座小牧屋是世居于此的珞巴族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薪火相传、守家卫国的见证。
西藏和平解放前,珞巴人民在山间峡谷、茂密丛林中靠游猎为生,选取地势高且相对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用竹子搭起简易小牧屋临时生活、居住,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狩猎、圈巡领地。西藏民主改革后,珞巴族群众已由流动小牧屋搬进了固定小庭院,实现了定居,而这座红色小牧屋作为珞巴族游猎生活的代表被保留了下来。
升一面国旗,守一方疆土。进入新时代,小牧屋得到保护和修缮,门前建起了国旗台、竖了国旗杆,成为珞巴族人民传承历史、守护山河的印记和象征。
近年来,琼林村党支部围绕产业富民、党建强边,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自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琼林村党支部定期在小牧屋前“升国旗、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服饰由早期的采集、狩猎服装演变而来。2008年,米林珞巴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建设幸福家园的同时,珞巴族优秀的服饰文化也得到弘扬传承。”琼林村妇代会主任亚夏说。
亚夏是土生土长的琼林村人,作为琼林村珞巴织布带头人,2015年5月,她组织村里部分妇女办起了“珞巴织布农牧民合作社”,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社已吸引村里47名妇女加入并定期分红,还建设了新的织布工坊,增添了织布设备。“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非遗’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亚夏说。
最近,合作社承接了村里学校的40套珞巴族传统演出服饰制作订单,订单价格36000余元。亚夏说,近年来类似的“大订单”越来越多,她们也要将服装做得更精美。
琼林村党支部还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积极引导群众投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在南伊沟景区设立了4个民族特色旅游售卖小组,5年共计为全村增收50余万元。2020年,琼林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如今的琼林村珞巴民族特色新房整齐划一,柏油路宽敞平坦,幼儿园里孩子们欢声笑语,文化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家家户户门前鲜艳的国旗迎风招展。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继续努力,让生活更好,让边疆更美。”达娃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富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增长超百倍
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将至,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一派繁忙景象。[详细] -
西藏林芝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巡礼:尼洋河畔奏响富民曲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从“跟跑”到“并跑”,与全国和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详细] -
西藏波密县大棚灵芝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我们倾多镇气候相对较好,周边林下资源丰富。2016年,我们开始实验种植木耳、猴头菇、灵芝等,后来发现灵芝的技术成熟,也适合我们这里的气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