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科考队出征 聚焦区域气候变化
1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专题科考队从甘肃省兰州市启程,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科学考察。本次科考聚焦区域气候变化,完成多个任务,如建立地气相互作用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生成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实景三维模型。
该专题负责人、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马耀明介绍,来自18家科研机构和高校100余人组成的科考队,从兰州集合启程,途经甘肃敦煌、青海格尔木、西藏那曲、阿里、林芝、昌都等地,行程约6600公里。
据介绍,科考队采取线路穿越、重点踏勘和移动采样结合的方式,沿途考察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域综合观测研究站;移动采集大气、积雪、水体、沉积物和土壤样品,巡检野外观测仪器并采集数据,最终系统掌握各组网观测系统总体现状,加深对西风-季风交汇区内观测站点周边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总体认知和理解。
马耀明告诉记者,本次科考将首次利用地气间水热交换立体综合观测平台,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卫星遥感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地气相互作用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生成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实景三维模型,为探明西风-季风变化背景下,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在不同下垫面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此前,马耀明团队已完成3次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立体综合加强观测试验,在青藏高原上新建了11座大气边界层廓线塔站观测系统、9套微波辐射计和10套风吹雪组网观测系统,加上现有的大气边界层廓线塔站网络,成功组建了青藏高原地气间水热交换立体综合观测平台。该平台可实现青藏高原近地层和对流层多要素、全天候的综合集成观测,为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天气监测与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气候环境预测等提供综合观测数据和决策依据。
2017年,我国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这将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举行科考观测设备投放与技术展示
日前,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山南市羊村水文站举行科考观测设备投放与技术展示活动。[详细] -
第二次青藏科考建立冰崩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薛强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来旺杰的陪同下,前往雅鲁藏布江达令大桥,实地考察了2018年雅江冰崩堵江灾害遗址。[详细] -
青藏科考最新研究:西藏阿汝冰崩对下游湖泊贡献达23%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介绍,2016年7月17日,西藏日土县阿汝错流域53号冰川发生冰崩,冰崩体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滑动约8公里后快速冲入阿汝错,产生高达10米的湖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