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先遣连进藏路:戈壁滩里忆峥嵘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扎麻芒堡,如今被称作先遣乡,距离拉萨1400多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左右,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在这片戈壁滩上的一座纪念碑和周边遗址,记录着70多年前先烈们的那段英雄故事。
近日,中新社记者随采访团重走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的入藏路线。图为位于西藏阿里改则县的扎麻芒堡遗址,1950至1951年,先遣连官兵在此困守240天,牺牲近40人。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1950年夏,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四路进军西藏。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批准独立骑兵师第1团第1连为进藏先遣连,李狄三任总指挥。全连官兵136人,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7个民族组成。
同年8月,连队从新疆和田地区于阗县(现于田县)普鲁村动身,9月中旬到达扎麻芒堡。1951年5月,进藏后续部队到达扎麻芒堡时,先遣连官兵已困守240天,牺牲近40人。
近日,中新社记者随采访团重走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的入藏路线。图为位于西藏阿里改则县的扎麻芒堡遗址,1950至1951年,先遣连官兵在此困守240天,牺牲近40人。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扎麻芒堡意为多毛刺之地,遗址还保留先遣连官兵驻守地窝的作战及生活景象,一座纪念碑高耸在戈壁滩上,遍地的扎麻被先遣连收集来烧火取暖,插上阿里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依旧迎风飘扬,离高地不远的一处水源曾是战士们的重要补给。大半个世纪过去,风沙抹去硝烟的痕迹,今天只能在工事和壕沟里遥想那段千里风雪的峥嵘岁月。
“水源矿物质超标,缺粮、缺盐、‘高原病’,以及生活物资严重不足是导致战士们牺牲的主要原因。”解说员告诉中新社记者,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先遣连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向当地藏族宣传中共民族政策,帮助牧民放牧、医治疾病,赢得了好感,为后续部队进藏打下基础。
图右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普鲁村村民西日普·依布地,他也是当年先遣连见证者的后代。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1951年8月,先遣分队抵达阿里噶本所在地噶大克,在跋涉2800余公里后进入藏北高原,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3名官兵牺牲。同年3月,原西北军区电授先遣连“英雄连”称号,并为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
“当时并不知道来的是什么部队,只知道是解放军。”站在普鲁村进藏誓师大会原址,当年见证者的后代西日普·依布地说,那批骑兵队伍将马匹拴在村民的马棚内,直至今日还有不少村民家保留着当年的马栓。
普鲁村深处沙漠、道路不通,解放军入村前,村里许多人没见过外人。如今一条不长的村道两侧分布着各类商店,村民的独院房屋内电器设施一应俱全。西日普说,天壤之别的生活始自村民们分到了土地、牲口,10多年前开始修缮的公路更是让这座古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中新社记者随采访团重走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的入藏路线。图为南疆军区某合成团1连荣誉室,雕像是进藏先遣英雄连总指挥李狄三。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南疆军区某合成团1连的前身就是进藏先遣英雄连。参观连荣誉室是新兵们的第一课,连长齐楠对记者说,先遣连的英勇故事激励着每位战士的训练和工作,言传身教是传承先辈精神的最好方式。如今这支部队里的每位年轻战士对先辈的故事都如数家珍,“90后”班长史景方说,时空背景不同,年轻一代已成长起来,也应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图为南疆军区某合成团1连连长齐楠,该连前身即是进藏先遣连。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恶劣的交通条件是过去穿越新藏线必须面对的考验,在阿里交通运输部门工作20多年的刘文仍记忆犹新,石子路令司机苦不堪言,断路、车祸经常发生。“过去太苦了。”刘文说,那时阿里全境没有一寸黑色的柏油路,100多公里路要跑上一天,在荒漠里抛锚要耗上很久才能等来救援。
“更不要说先遣连进藏时的条件与环境。”刘文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扎麻芒堡317国道说道,现在阿里的条件是“老阿里人”在那个年代不可想象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重走天路看变迁|大美西藏,“好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详细] -
【重走天路看变迁】走进“西藏解放第一村”
从四川甘孜德格县出发,沿国道317进入西藏,跨过金沙江大桥,就来到了藏东门户、被称作“西藏解放第一村”的岗托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