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普兰边防连:“永远做先遣连的传人”

发布时间:2021-09-21 09:30: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1.jpg
普兰边防连一角。张宇 摄

  1951年6月1日,开完李狄三的追悼会。

  6月2日,先遣连45名官兵组成进军噶大克先遣分队,由彭青云负责。

  6月6日,向普兰进发。

  ——摘自《进藏英雄先遣连》

  雄壮的国歌在静寂的营区响起,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升旗台两侧护卫的战士手中钢枪闪亮……7月1日上午,普兰边防连官兵和身着节日盛装的当地群众,在普兰边防连营区举行升国旗仪式,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阿里地区普兰县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1951年5月28日,由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2团副团长安志明带领的进藏先遣支队在扎麻芒堡与进藏英雄先遣连官兵会师。7月15日,普兰宣告和平解放,先遣支队和进藏英雄先遣连部分官兵奉命整编后驻守普兰。连队在普兰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高地修建营房。从此以后,普兰边防连就一直扎根边防、扎根普兰。

  “连队传承先遣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四个负责’精神,叫响了争做先遣传人的口号。”普兰边防连指导员刘志龙说,从新兵下连开始,连队通过组织参观先遣连遗址、观看连队纪录片和电影《先遣连》、开展“讲先遣故事,争做先遣传人”等系列活动,让官兵感受进藏英雄先遣连感人故事、体会先遣精神。通过活动,官兵从听故事到讲故事,从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传承者。就这样,一代代官兵把连队这种精神接续不断传承下来。

  70年前,进藏英雄先遣连到过的巡逻点位,今天的普兰边防连官兵依然顶风冒雪坚持巡逻。

  70年前,进藏英雄先遣连解放的这片神圣国土,今天的普兰边防连官兵依然像钉在边防线上的钉子一样在坚守着。

  29岁的刘志龙是普兰边防连第26任指导员。2016年从军校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阿里为国戍边,从此一切就与普兰边防连紧紧相连。

  在普兰边防连营区,随处可见官兵对先遣连精神的传承。“一进营区,山顶上摆放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的标语,体现了先遣连对党负责的绝对忠诚。”刘志龙说,营区门口道路两侧摆放的“争做先遣传人”等文化石,体现了全连官兵铁心戍边、为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同刘志龙一样,来自宁夏的四级军士长傅登贤也与普兰边防连紧密相连。入伍14年来,傅登贤一直都在普兰边防连服役。“刚到连队,指导员、老班长就带领我们回顾先遣连的光荣事迹,看遗址、讲故事、说传统,先遣连‘四个负责’精神深深印在我心里,激励我一路走到现在。”傅登贤说。

  14年的磨炼让傅登贤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资深的基层带兵人。先遣连精神不仅激励傅登贤自己,也成为他带好兵的方法。“我们班里曾经有一个家境十分优越、花钱大手大脚的战士。刚到部队第一天,就觉得这里太苦了、吵着闹着要回家。作为班长,我组织全班读革命前辈的故事,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先遣连精神进行引导帮助。通过努力,这名战士的思想渐渐改变,工作也开始积极努力,生活也开始注意节俭了。这名战士退役时,银行卡上的余额比从家里带来的钱还多2万多元。回到地方工作后,这名战士发展得也相当好。”傅登贤骄傲地说。

  自从2010年年底入伍以后,大学生士兵、四级军士长任兴华担任过文书、军马饲养员、军犬育导员、炊事员、种植员等工作。无论做什么工作,任兴华都踏实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一个大学生入伍还搞后勤,真不如去战斗班排。刚开始搞后勤工作,不仅有同志这样说,我也曾经这样想过。通过学习先遣连的光荣事迹,我树立了‘岗位无大小,只要努力干好工作,同样是建功立业’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想法,无论组织把自己放在哪个岗位,我都用心努力,争取把手上的工作干到最好。”任兴华说。

  普兰边防连官兵不仅自己传承先遣连精神,还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先遣连遗址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以来,连队已经接待了50多批上千人次参观学习。”刘志龙说,前来参观的同志都反映深受教育、收获很大。

  每一个来到普兰边防连的人,都会发现连队的巨大变化。进藏英雄先遣连遗址还是低矮土坯营房,如今,官兵居住在三层楼房里,不仅各种生活设施齐全,床头就有供氧设备。休息时间,战士们还可以在活动室组织各种文艺活动。

  “过去,冬天基本只有萝卜、白菜、土豆这老三样。现在,我们不仅有三个大棚供应各种蔬菜,还有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可以供应10多种绿色蔬菜。就是冬天,也能基本保证连队需要。”任兴华兴奋地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一个个荣誉,一面面锦旗,都证明着普兰边防连无愧于进藏英雄先遣连传人的称号。“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先遣连精神永不过时。不管哪一代官兵,我们永远做先遣连的传人。不论在哪个岗位,我们都要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刘志龙说。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