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俊:“我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
图为“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记者米玛与李佳俊(左)合影。(摄于2021年7月12日)记者 张宇 摄
李佳俊档案:
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著名文学评论家。1960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进藏。曾任《西藏文学》主编、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西藏游记》《在雪原上》《雪域作家的智慧和追求》《我在西藏当记者》,文艺评论集《文学,民族的形象》《探索高原民族的奥秘》,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话剧《亚隆之恋》等。
1964年“七一”前夕,共青团阿里分工委特邀骑兵支队翻译股长马占山,给阿里青年作先遣连进军阿里、解放阿里的英模事迹报告。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李佳俊为李狄三和战友们的巨大牺牲震撼不已。身为一名媒体记者,他彻夜难眠,觉得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于是,李佳俊对照马占山的报告和左齐将军撰写的回忆录《李狄三》,对先遣连的进藏各类事件和细节认真进行了查漏补缺,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工作。
七月天气炎热。在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的闹市区一幢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83岁高龄的李佳俊。
“那是1964年3月,我参加工作后的首次休假刚刚结束,广播电台编委会通知,要我到阿里与《西藏日报》建立联合记者站。所谓联合记者站,其实就我一个人。我带上户口本和组织关系到阿里报到。”
回忆往事,李佳俊的精神立即抖擞起来。
“我与阿里、与先遣连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始。”李佳俊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工农日记”,里面工工整整记录着各种采访素材。有访谈记录、有地名人名标注,甚至还有藏文标记。
“因为当时我是阿里唯一的文学科班生,阿里分工委书记兼阿里骑兵支队政委刘少稚,希望我创作一部歌颂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大型话剧,这就是后来创作并得以在拉萨上演的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的缘起。”李佳俊告诉记者。
李佳俊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只是因为神经性耳聋,听力几乎全无。记者只能把问题写在纸上,他看完之后,再回答问题。
“对先遣连关注越多,采访越深入,细节就越生动感人。两水泉在哪里?扎麻芒堡是什么样子?我需要沿着先烈翻越昆仑山进军阿里的路线去亲身体验一番。”李佳俊说,“1965年7月,我到改则县采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终于有了实地采访先遣连英雄事迹的机会。”
在改则县物玛区委书记唐振华和藏族女干部扎西卓玛的陪同下,李佳俊按照先遣连进藏路线,参观走访了冲东、洞姆卓里、扎保、纳如巴、江索郭(扎麻芒堡)等改则县境内的先遣连旧址,召开牧民座谈会,祭扫烈士墓地。
“那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经历!”李佳俊说。
李佳俊改则之行在新闻报道上的收获是一篇长篇通讯《踏访先遣连英雄的脚迹》,书写改则县甲日乡、加措乡群众对先遣连的深切怀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高昂斗志,以及生产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给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送交了一份《关于李狄三等烈士墓的调查报告》。
这份写于1965年8月的调查报告总共4千余字,从先遣连事迹在当地牧民群众中的影响写起,详细记录了寻找先遣连旧址的过程、采访当地牧民的经历和先遣连精神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实地调查时的所见所闻、现场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调查报告还提出了迁葬建墓的具体建议和实施办法以及经费概算,等等。
“我之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书写这份调查报告,是因为受到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强烈震撼,而56位烈士墓地的残破景象与后人对他们的尊崇极不相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李佳俊说。
令李佳俊欣慰的是,他的调查报告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把分别埋葬在改则县江索郭、噶东等4处的烈士遗骨,统一迁移到狮泉河镇——这就是今天狮泉河镇北山坡上的先遣连烈士陵园。
“为我所景仰的先遣连烈士的墓地搬迁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作为后来人敬献给先烈英雄的一束小花。”李佳俊动情并自豪地说。
李佳俊在阿里记者站工作了4年,多次采访报道了先遣连英雄事迹,但是面对面采访先遣连战士的机会却在40年之后。
“2003年冬天,已经退休在家4年的我接到时任《西藏文学》主编闫振中的电话,邀请我协助采访在世的先遣连老战士,撰写一本内容全面、扎实的书。能为歌颂先遣连事迹尽绵薄之力,当然是求之不得。”
此时,李佳俊65岁,闫振中59岁。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成都会合,开始了“寻找英雄”的旅程。他们奔赴西安、乌鲁木齐、甘肃、山西等地,采访了先遣连报务员王惠志、副连长英雄彭青云、藏族翻译员乔德录、指导员李子祥等。
“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坐火车,住招待所,靠两条腿走路,边走边聊,虽然很辛苦,但两个人都很兴奋!”李佳俊回忆说。
基于半年的采访活动,李佳俊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寻找英雄路漫漫——回忆采访阿里先遣连的前前后后》。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先遣连英雄遭遇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能处之泰然而不改初衷,才显示出英雄本色。
采访是在李佳俊的书房里完成的。书柜里摆放的大多是关于西藏的书籍,这里是李佳俊感到最惬意的地方。
“如果离开了西藏,我什么都不是!”李佳俊说,“我们当不了什么英雄,但可以学习英雄,努力做一名正直、有良知的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袁国祥:“一定不要忘记这段红色历史”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给乌鲁木齐带来些许清爽。“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从拉萨来到乌鲁木齐一处幽静的部队干休所,专程拜访袁国祥将军。[详细] -
乔德录:先遣连藏语翻译员的传奇人生
乔德录的一生经历颇丰。1941年从军,后随陶峙岳部队在新疆和平起义,于1949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详细] -
南疆军区某合成团一连:英雄,在这里诞生
此时此刻,东风劲吹,红旗猎猎,战鼓齐鸣,战马嘶叫,欢送场面一片沸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