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绿色画卷
走进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宗西乡,可以发现这里完好保存着最原始的野生动物生态链。这儿的动物不同于它处,岩羊不怕人、雪鸡遍地走,野生动物们将人类视为和善的邻居,在这里怡然生活。
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宗西乡干部群众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天然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坚持不懈地保护着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宗西乡是昌都市认真贯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都市坚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持续用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治理,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如今的昌都绿水青山充满着无限生机,已然成为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呵护一泓碧水
昌都的夏天,郁郁葱葱,湖泊在这个季节显现出一年中最丰富的色彩。位于边坝县的三色湖,犹如黑、白、黄三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边坝县普玉村境内。由于水深差异,水生植物以及矿物质的不同,构成了一湖三色的奇观。
“美丽的三色湖哟,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湖。”正如歌中所唱,奇特的三色湖吸引了众多游人。然而,络绎不绝的游人也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为保护如画美景,普玉村村民一年四季都会前往湖边或是周边道路清理垃圾,用实际行动保护三色湖。“世居在这里的人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三色湖湖区。近年来,随着游客的增多,三色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为此,普玉村村民每周都会开展大清扫活动,一起到湖边捡拾垃圾。有摩托车的牧民,还会骑行几个小时到山谷深处清理垃圾。”边坝县普玉一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海平介绍说。
普玉村人民守护着三色湖,三色湖也滋养着普玉村人民。自从碧水保卫战打响以来,昌都市大力开展防治水污染工作,今年以来,昌都市先后3次对城区及周边污水直排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收集了2020年度11个县(区)1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水质监测报告和2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月监测报告,有效监测数据3168个。
同时,昌都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储备,及时储备并入库了包括贡觉县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贡觉县水源地在线监测、察雅县水源地保护等4个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在全市开展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工作,理清全市1112个行政村、3568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情况,对4个县23个自然村开展用水排水情况抽样调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守护藏东“绿肺”
今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当天,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昌都市茶马广场,向过往行人介绍什么是湿地,以及湿地与水、生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宣传湿地保护政策。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昌都共有湿地10.5万公顷,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区、县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地8个,湿地保护面积达1.6116万公顷,占昌都国土面积的0.15%。
位于贡觉县境内的拉妥湿地,是澜沧江支流、马曲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域河流发达,具有青藏高原河源区湿地的典型特征。
“拉妥湿地不仅对整个金沙江水资源的调节起到关键作用,还对当地的气候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近五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开展科研监测、湿地管护等工作,让总面积3593.84公顷的拉妥国家湿地公园变得越发静美。”贡觉县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李冠军介绍说。
拉妥湿地是迁徙鸟类途中的重要驿站,每年春秋两季,包括黑颈鹤在内的大量鸟类在湿地内停歇,补充能量。湿地公园也是藏原羚、岩羊、藏狐等高原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因此,拉妥湿地又被称为“动物的乐园”。
为了吸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李冠军介绍说:“近几年,我们把生态保护与解决当地群众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群众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2018年以来,每年通过生态补偿资金,拉妥乡100人被选聘为自治区级以上湿地生态保护区管护员和监督员,此外35人也被聘为专职管护员,配备皮卡车、摩托车等巡护装备,由他们精心照看拉妥湿地。
除了贡觉县,昌都各县(区)都成立了湿地公园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湿地检查监督指导工作。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昌都市共招收生态岗位湿地管护员3782名,并进行上岗培训,努力做到了和湿地管护全覆盖。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多贡,是2021年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表彰的20个中国“最美护林员”之一,他把山林当家,一生都与山林、动物为伴。
多贡的家在芒康县曲孜卡乡小昌都村,著名的红拉山环绕于此。他家世代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小,多贡就把守护美丽家乡、保护家乡的森林当作毕生使命。
护林员的工作不仅要能吃苦,巡山还得过一道心理关。看似简单的巡山有时却蕴含着未知的危险,尤其是在冬天,森林中食物匮乏,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变广,护林员很容易遇上野生动物。
“有时巡护路程遥远,需要走夜路。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回去的路上,一声熊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还好我们了解熊的习性,没有触犯到它的领地,只是和它擦肩而过。”当时一起巡护的护林员说,当时心里除了害怕还有开心,觉得遇到的野生动物越多,这里的生态环境就越好,我们也就越开心。
四季更迭,日夜交替。红拉山藏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总会出现和多贡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的护林员,在大家的守护下,山上的树木变得更加茂盛了,红拉山的精灵——藏滇金丝猴的数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0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800多只。
在昌都,数千名护林员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工作,为自然守护着生命,为大地守护着绿色。2019年11月14日,昌都市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名单,昌都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一次得到肯定。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红拉山,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多贡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详细]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6年起,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分别在古荣镇、羊达街道建设三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投入资金2862.28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72公顷。 [详细] -
西藏那曲市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无树户”
西藏自治区官方5日在拉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那曲市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发布会显示,截至2021年9月,那曲市已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的“无树村”“无树户”消除任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