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绿化工作走笔: 绵延几十公里的“绿色屏障”

发布时间:2022-03-21 09:35: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初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隆子河谷里,成片成林的沙棘正悄然吐露新蕊,迎接春天。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隆子河谷流传着一句俗话:“聂巴阿贴组”,意思是“只要你说话,身上的沙土就会往下掉”。那时的隆子河谷一年有近8个月沙尘天气。

  “黄沙刮过,覆盖在农田上厚厚一层,房子周围堆起很高的沙堆,大家受尽风沙的折磨,跟现在树成林、草成片的景象天差地别。”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忙措村老人索朗拉杰说。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的朗宗赴区外参观学习,了解到种树能有效治沙。回来后就跟群众讲:“隆子要想存,就得风沙停;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

  随后,朗宗就带领群众在忙措村的沙滩上试种柳树、杨树、沙棘等树苗。但隆子的土地碱性太高,两年后杨树、柳树等纷纷枯死,沙棘却越长越密,把根牢牢地扎在了荒滩上,沙棘苗就成为隆子河谷植树造林的首选。

  当时,没有沙棘苗,就到60公里以外的雪沙乡去找,再进行人工培育;没有运输工具,就靠肩挑背扛;没有劳动工具,就用手刨……

  在一代代隆子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半个多世纪以来,隆子河谷筑起了一道绵延40多公里、占地7.5万亩的“绿色屏障”。

  如今,隆子河谷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两增两减”的巨大变化:降水量高了,沙尘天数减少了;良田增多了,盐碱地减少了。在日积月累实践中,隆子县还总结出“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方法。

  2019年,隆子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同年9月,隆子县沙棘林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

  目前,全县人工沙棘林种植面积为50.33平方千米。2021年,隆子县出售沙棘果产生效益超179万元,沙棘苗产生效益超222万元。在沙棘林中,种植美国兰草、紫花苜蓿草等面积达3500多亩,年均收割3次,可有效解决牛羊饲草料短缺问题,多余草料还向农业农村局、奶牛基地等销售,能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绿起来的隆子河谷,让群众腰包也鼓了起来。“通过沙棘林增加群众就业岗位、间隔种植牧草、销售沙棘果产品等,能为群众增收上千万元。”隆子县林业局副局长达瓦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路上,隆子县人民深知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摇钱树”,群众享受着生态红利,踏着更加坚定的步伐去拥抱美好的生活。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