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新引擎】科技滋养雪域高原 西藏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
拉萨市达孜区加申岗青稞田格桑伦珠摄
拉萨市城关区嘎巴生态牧场洛桑摄
在阿里噶尔县菜篮子智能温室段敏摄
一栋栋崭新的蔬菜大棚矗立在318国道日喀则沿线,大棚上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顶光伏板持续发电,棚下种植着藏红花、有机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将西藏牦牛、黄牛与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成功培育出商用肉牛——雅江雪牛,江孜县规模化养殖效益明显;白朗县农业科技园区内高原大棚种出热带水果和时尚花卉,农牧民群众笑逐颜开……这些无不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雪域高原跨越式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科技兴藏不动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西藏自治区科技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科研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主体不断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援藏内涵不断拓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科学普及不断深入,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丰沛的创新资源和坚实的科技力量滋养着这片广袤的高原,西藏自治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风强劲足”。
攻克核心技术 农牧业实现脱胎换骨
7月,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唐嘎村,72岁的村民边巴来到自家的“藏青2000”地里给青稞除草,这是他今年从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望着长势良好的青稞苗,他的脸上挂着微笑,嘴里哼着小曲,对科技特派员推荐的“科技种子”心生喜爱。像边巴一样的广大农牧民,多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喜摘“科技致富果”,西藏自治区农牧业“主战场”正告别传统印象中的简单粗犷,展现出它的“精致”与“柔情”。
农牧业科技工作一直是西藏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西藏农牧业科技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60%以上。经过科技工作者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累计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50余个,实现了以青稞为代表的农作物良种3次更新换代。
“青稞亩产由和平解放前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380公斤。先后选育出了‘彭波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等畜禽新品种,研发了一批特色农畜新产品,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鑫介绍。
10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在农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运用,在青稞分子育种、牦牛基因组学、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藏猪遗传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35%增长到“十三五”末的45.6%,农牧业发展贡献率由2012年的42%增长到“十三五”末的55.9%。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西藏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了西藏农牧业生产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优化创新环境 培育高原科技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战略部署,把人才兴藏放在科技兴藏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创新环境,为人才搭建良好平台。”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王平说。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利用科技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2016年,科技部批复建立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瞄准青稞和牦牛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强化科研攻关,经过5年的建设运行,首次完成了青稞基因组框架图,提升了青稞研究基础水平,摸清了西藏牦牛遗传的多样性,解决了西藏牦牛遗传进化迁徙问题。
同时,拉萨市还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白朗县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获批建设。西藏自治区还在拉萨、那曲、昌都3地设立自治区级高新区,在阿里措勤等7地建立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成首批4家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建立了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家。
2021年5月,落地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并正式揭牌,该中心将在四川成都和西藏林芝布局建设研发基地。
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由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为西藏自治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到2733人。
出台惠企政策 激发高新技术企业活力
位于拉萨高新区的甘露藏药是一家传统藏药生产企业,距今已有324年的历史。依托传统藏药的生产工艺,同时引进现代化的制药设备进行生产,甘露藏药已建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传统藏药生产企业。
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甘露藏药建立藏药材保护基地,发展藏药材的种植养殖业,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形成了良性发展格局。现代医学的实验研发,赋予了传统藏医学可量化与科学化的时代特征。目前,甘露藏药拥有符合良好操作规范(GMP)条件的丸剂、散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5个剂型的现代化生产线和一条饮片生产线,具备年产220吨藏成药生产能力。
西藏甘露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格桑罗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技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主驱动力。甘露藏药通过产品研发,严控质量管理,加强成本管控,积极推广品牌以及深入拓展开发新市场等,做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加大了对园区经济、科技型企业和双创载体的支持力度,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国家创新型县(市)、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38家,其中国家级22家、自治区级35家,“双创”载体入驻企业达到28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78家。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经济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主体。
目前,西藏自治区各类“双创”载体孵化场地面积达81万平方米,拥有运营管理人员631名、创新创业导师966名;累计孵化企业2814家,其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2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实现就业2.47万人,吸纳大学生就业7056人,创业带动就业2552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展望未来,自治区科技发展前途一片光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来旺杰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继续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下功夫,在培育优秀人才、优化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推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奋斗青年说】扎西次仁:让世界屋脊之巅蔬果飘香
新时代赋予科技创新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托。[详细] -
【标杆看变迁】拉萨高新区:昔日河畔小村庄,如今城市副中心
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完善的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走在拉萨高新区宽敞的大道上,一股现代化城市气息迎面而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