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抗击疫情:“逆行”的他们,传递战“疫”最强音
图为阿里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正在采访。通讯员 央金拉姆 记者 永青 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或奔赴一线抗击疫情,或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他们或用文字、或用音视频,记录着这场疫情防控的非常时刻;他们用血肉之躯、钢铁之魂,筑起了一个个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他们,就是来自阿里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职工。
“得知疫情来袭的那一刻,我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奔赴第一线参加战斗。”阿里地委宣传部科员次桑拉姆,是最早投入疫情防控的“逆行”者之一。
8月8日,阿里地区发布了普兰县出现4名无症状感染者的通告。次桑拉姆的老家——普兰县巴嘎乡,是当时阿里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情况尚不明朗、风险尚不明确,次桑拉姆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向部里请战,毅然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的老家生病了,回乡抗疫的愿望,我比任何人都迫切。”她说。
每天清早,当县里的防疫物资一到,次桑拉姆就开始忙起来,与同事穿好防护服后,驱车前往各核酸采样点。
次桑拉姆所在的这个组主要负责冈仁波齐附近沿途的防疫工作,每到一个居民点,次桑拉姆和队员就立即开展现场消杀、登记群众信息,宣传防疫知识、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一天下来,这套流程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而他们乐此不疲;饿了,就抽空泡个面充饥。
时值雨季,路上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车子随时有被困泥潭的风险。但十几天来,大家坚持每天出勤,毫无怨言;即使多次车陷泥中,也耐心开展救援,然后继续前行。
目前,普兰县疫情形势好转,次桑拉姆也即将解除“闭环管理”。她说:“如果村里还有需要,我会继续与大家并肩作战。”
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对于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也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考验他们的,不仅是对病毒感染风险的恐惧,更是开展新闻报道时的焦虑。而这种恐惧和焦虑,阿里融媒体中心记者旦增龙丹已经历十几天了。
每天上午10点,做完核酸检测、穿好防护服,旦增龙丹和同事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普兰县的10余天里,他们深入车站、小区、乡村等场所,采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镜头定格在一幅幅疫情防控的感人画面。
十几斤重的摄像机,旦增龙丹一扛,就是近10个钟头。“看到防疫人员如此辛苦,真不肯放下手中的机器。”他说,每天拍摄完,已是晚上八点多,匆匆吃完晚饭,又迅速返回宾馆房间,进行视频剪辑和撰稿,然后传回地区融媒体中心,临睡前看看手机,显示已是凌晨两点多。
疫情在哪里,新闻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喊出这铮铮誓言的,不仅是一线记者旦增龙旦和扎西多吉、卓玛石确、王扩翔等人,而且还有幕后新闻人霍鉴伟、何聪、久太加,他们把新闻视角投向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把镜头瞄准“疫”线最辛苦的英雄们,记录下这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战“疫”瞬间,并及时把这些感人瞬间呈现给阿里广大干部群众和时刻关注阿里疫情的全国人民。
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一个身影,就是一面旗帜;一项举动,就是一个胜利讯号。阿里地区文艺界工作者虽“退居二线”,但他们以“艺”战“疫”,为守护万家灯火而贡献着力量——
阿里地区文联集中众智,创作出《我的女朋友在普兰》等诗歌作品4篇、书画作品84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也为广大疫情防控工作者加油鼓劲;
阿里地区艺术家践行使命担当,创作出《让我们相聚在春天》《我不是英雄》《加油阿里》等催人奋进的抗疫歌曲,有效缓解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虑情绪,鼓舞了全社会的抗疫斗志;
阿里地区摄影家协会积极发动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会员,他们用镜头捕捉感动,发布摄影作品47件,凝聚起全民战“疫”的强大动力;
……
“在疫情形势最为吃紧的关键时期,阿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职工发扬大无畏精神,深入一线参加志愿服务,开展新闻报道和创作文艺作品,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凝聚起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合力。”对于这一幕幕抗疫背后的默默坚守,阿里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郑勇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