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来,我们生活很幸福!”
图为三有村村民德吉正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摄
冬日曲水,三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暖阳高照、环境整洁、店多货齐。自2016年7月5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入住该安置点以来,曲水县在稳住就业、壮大产业、助力增收、提升服务等方面聚力施策,跟踪问效。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搬迁群众,他们向记者分享了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
上午10时,走进曲水县三有村“养老驿站”,一股暖风扑面而来,记者看到,阿佳普珍正在准备甜茶和酥油茶。阿佳普珍告诉记者,再过一个小时,老人们就要来了,自己动作得再麻利些,要提前准备好水果、甜茶等吃食。天气寒冷,也得提前打开暖气暖屋子。
11时许,老人们陆续抵达驿站,他们和普珍一起看电视,有说有笑,场面温馨而祥和。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89岁,普珍一直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照顾着24名老人。自2016年从茶巴拉乡柏林村一组搬迁过来后,普珍就在“养老驿站”里工作,对老人们的习惯都了然于心,继续为老人做好服务是她的愿望。
“以前要去很远的地方打工,搬迁过来后,村里提供了就业,各个方面都挺好的。工作离家近,同时能为老人服务,挺开心的。”普珍说。
从曲水县达嘎镇色麦村搬迁过来的村民尼玛,曾经是“养老驿站”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求,在三个月前被调整至茶巴拉卓玛民族服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走进合作社,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哒”声,工人们坐在缝纫机前埋头缝制门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尼玛很快学会了缝纫技术。
尼玛说:“我们搬迁过来有七年了,就医就学更方便了。我之前在‘养老驿站’上班,现在转到合作社工作,学到了缝纫技术,同时也有了收入,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
尼玛的女儿德吉在村委会当厨师,正值饭点,尼玛赶回家吃午饭。记者跟随尼玛走进村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映入眼帘,一排排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尼玛走进一幢精致的二层藏式小楼,院落宽敞明亮、屋里家具一应俱全。德吉正趁着上班前辅导两个孩子做作业,屋内暖意洋洋,映照着的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们搬迁到三有村后,孩子上学近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更好了,我们会继续努力让生活越过越好。”德吉充满信心地说。
漫步在三有村,干净的乡村道路、有序的藏式民居、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品种齐全的小商铺,随处可见,一幅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三有村共121户、722人,于2016、2017年全面实现脱贫,现在人均年收入在21000元左右。搬迁过来后,老百姓有房住、能就医、能就业。”三有村村委会主任桑珠曲培说。
易地搬迁表面上是人的迁移,背后是人所在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变迁。我市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新建和扩建集中安置区通水、通电、通路、通网,让搬迁群众享受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继而不断强机制、壮产业、促就业,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们同全国一道步入了小康社会。今后我们三有村将继续努力,想方设法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老百姓不用外出务工,在合作社就能工作。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桑珠曲培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共奔富裕路 唱响幸福歌——西藏曲水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小记
“依托党的好政策,我从2019年开始在公司的流转土地上种植蔬菜。随着种植经验不断丰富,现在蔬菜产量逐年增长,蔬菜品质也比过去有了提升。我们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而且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详细] -
新华全媒+|雪域高原上的珍稀野生动物救助
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也随之明显改善,高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详细] -
西藏拉萨曲水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