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海拔4100米的高原水利工程如何惠及“西藏粮仓”

发布时间:2023-07-04 09:15:00来源: 新华网

  眼下,在素有“西藏粮仓”之称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青稞、油菜花点缀在河谷农田,正茁壮成长。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农民今年格外开心,因为6月30日全面投产运行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给他们带来稳定、足量的灌溉用水。

  
这是6月30日拍摄的湘河水库大坝下游。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地处工程下游的南木林县达那乡空朗村受益明显。“去年开始,我们村浇地供水比前几年变多了,水量也稳定,不用再担心干旱天气导致青稞减产了。”61岁的村民平措说。据承建方——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介绍,工程设计有8条灌溉水渠共83.42公里,覆盖下游6个乡镇。灌溉水渠自2021年底全线贯通后,效益逐步显现。

  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西藏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工程2019年开工,以灌溉、供水、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水库总库容11340万立方米,总投资27亿多元。

  
这是6月30日拍摄的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下游的农田灌溉水渠。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这个工程的首要作用就是灌溉,2020年2月工程截流后,我们抢抓工期,确保了2021年底灌渠全面贯通供水。”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项目负责人梁爽说,“看着水库源源不断向下游农田供水,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我们在后续建设大坝和发电厂房过程中更有干劲了。”

  在湘河下游流域,夏风吹过山脚下绿油油的草坪,牛羊漫步其间。“以前这块‘土石堆’撂荒地,种草也长不好,完全靠天看收成。2021年底灌渠修通后,去年春天有了稳定供水,我们紧接着平整出土地种了更多饲草。”南木林县芒热乡石木村党支部书记欧珠说,村民每年要花很多钱从从外地购买饲草,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的灌渠通水后,如今夏秋季节会在草地上放牧,冬天来临前还能收割饲草存储起来冬天喂牛羊,他们村牲畜饲草有了保障,也节省了养殖成本。

  
这是6月30日拍摄的湘河水库大坝库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邓健 摄)

  “工程建设以来,我们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岩层松散等多重挑战,与参建各方共同攻克了高海拔、高地震烈度、超高边坡、超深覆盖层的‘三高一深’难题。”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项目负责人梁爽说,施工期间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工程累计吸纳当地农牧民群众4844人,实现增收5268万元;同时租赁当地群众机械设备565台,人均增收约7.7万元。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