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聚焦青稞、牦牛、藏羊、藏香猪、藏鸡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拉萨尼木:
藏香飘满致富路
尼木县吞巴藏香历史悠久,藏香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位于尼木县吞巴镇的吞达村坐落于蓝天白云之下,漂亮的藏式房屋零散地分布在山谷中,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吞曲小河,从村中穿流而过。
走进吞达村的次仁多吉家,空气中弥漫着藏香淡淡的清香。次仁多吉和妻子盘腿而坐,正在包装着自制的藏香。次仁多吉介绍,家里制作藏香已有30多年,刚开始制作藏香只是家用,现在做藏香已经成为家里的致富门路,次仁多吉做的藏香售往全国各地。
“我们家的藏香主要通过线上销售,线上销售量达到总销售量的70%,批发和零售也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的。”次仁多吉说,如今,他和批发商合作,通过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将货卖出去,每个月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
近年来,通过政府扶持,次仁多吉购买了藏香制作辅助机器,在保证藏香原料品质不变的基础上,得以实现量产。“今年,我们有信心将藏香生意做得更好,既要传承好祖先留下的传统手艺,也要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真材实料的藏香。”次仁多吉信心满满。
2008年6月,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木藏香更是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遗项目之一。由于吞巴镇存在制香散户多、规模小、生产经营混乱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尼木藏香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吞巴镇致力于扶持适合的家庭作坊逐步向合作社、公司转型,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公司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行股份制自主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到藏香生产中来,实现增收致富。
“2022年,公司为36户24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我们将继续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进一步增收致富。”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普布次仁说。
随着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尼木藏香成为许多“爱香”之人的首选文创产品之一。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也随之瞄准文创产品与体验市场,让藏香文化以新的传播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公司生产出来的三十多种藏香,广受游客青睐,在市场上卖得也很好。”普布次仁说,下一步,将坚持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并重,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藏香产业,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牧民收入,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日喀则江孜:
科技助力青稞丰收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的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两台青稞种谷物精选机正开足马力,给青稞良种过筛、除杂、包衣、装袋,50公斤一袋的青稞良种已码满大半个院子。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生态条件下特有的主要农作物,把青稞晒干炒熟磨细制成的“糌粑”,是藏族群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日喀则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江孜也是西藏粮食主产区。
38岁的努堆村村民达瓦丹增去年共收获了1.5万公斤青稞良种,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跟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见证了青稞从亩产二三百公斤到最高五百多公斤的飞跃。
“这要归功于高产的青稞改良品种和农科人员的悉心指导,当然还有合作社。”他说。
努堆村党支部书记坚参介绍,国家为了鼓励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了农机购置补贴,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深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设备30多台,为村民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机械化服务。
“过去收割起码要一个月,现在用收割机几天就完成了。”坚参说,村民们还可以享受每亩112元的良种推广补贴,相当于国家免费供种。全村共有125户3511亩土地,其中2700亩种植青稞良种,去年共收获约1012吨。
作为目前青稞良种中产量最高的品种,“喜马拉22号”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而精选出来的一级包衣种子,每公斤可以卖到1.6元甚至更高。
江孜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青稞产能提升行动”:继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青稞良种推广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青稞初深加工突破万吨以上。
在过去,村民们收获的青稞大部分自给自足,而今在西藏大力发展青稞产业的政策驱动下,包括青稞酒、青稞面条、青稞饼干、青稞酸奶等精深加工的新产品正在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
西藏桑旦岗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廖长生,最近正在为一条即将建成的青稞啤酒生产线忙得不可开交,他表示投产后可年产10000吨,实现年产值8400万元。
据介绍,桑旦岗青稞酒业自2020年入驻江孜以来,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1.2元的价格累计收购当地青稞2310吨,不仅带动群众增收1108万元,还解决了当地困难群众及大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上海援藏小组的对接下,日喀则藏研食品有限公司和盒马生鲜于去年11月达成合作,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两款不同风味的青稞八宝饭。
藏研食品生产工厂厂长徐付利来西藏已经10年有余,他对青稞颇有感情。“我见证着日喀则青稞从只有原粮青稞米,到现在研发出许多相关产品。我希望有一天,青稞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实现青稞效益最大化,让群众因青稞产业增收致富。”他说。
昌都芒康:
小小蜂蜜酝酿甜蜜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在昌都市芒康县曲孜卡乡拉久西村,村民们依靠蜂蜜基地,使该村经济发展又添一翼。
上午十点,拉久西村合作社养蜂基地管理员邓巴像往常一样爬上位于半山腰的养蜂基地,细致耐心地查看每一个蜂箱的情况,养蜂基地的150多个蜂箱是邓巴悉心呵护的“财宝箱”。
拉久西村海拔在2300米至3000米左右,四季分明,山野田间花草树木繁茂,蜜源丰富充足。之前村民小规模养殖蜜蜂、并对外出售蜂蜜,为拉久西村发展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销售产业提供了先天优良条件。
2021年8月,昌都市科技局技术人员到拉久西村调研农村产业发展时,建议拉久西村探索实践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销售产业。经村“两委”多次召集村民研究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尝试规模化养殖蜜蜂和对外加工销售蜂蜜。
2022年4月,该项目获批。有了项目资金,村里便火速开始筹备。村“两委”先是从邻近村镇购买了18箱蜜蜂,又花费13万余元购买了材料,村干部们分工协作,很快便按照蜂箱设计要求制作出303个蜂箱,并采取“集体养殖+到户养殖”的运作模式开始运营。
为了更好打造拉久西村蜂蜜品牌,村合作社统一以市场价收购集体养蜂基地和养蜂户的合格蜂蜜,再由村合作社统一进行加工包装销售。
“村合作社计划将售卖蜂蜜利润的7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15%作为村级运转经费,15%作为致富带头人奖励资金。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蜜蜂养殖规模,提高蜂蜜产量,畅通销售渠道,团结带领村民进一步增收致富。”村委会副主任扎西顿珠说。
这只是西藏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藏 着力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基地,通过申报认定龙头企业、开展农牧民合作社、实施家庭农牧场示范培育等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让农牧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拉萨:3D彩绘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
走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恰村村道上,一幢幢彩色藏式民居格外引人注目。该村房屋外墙全部绘上了主题鲜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壁画与恰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宁静和谐。[详细] -
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专题研讨会在拉萨举行
西藏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专题研讨会15日在拉萨举行。[详细] -
畜牧科技助力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近日,西藏畜牧兽医学会召开2022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该学会围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农牧民技能培训等活动,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助力全区畜牧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