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保护研究项目开题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立项批准,中国经济时报社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的“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日前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开题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外象雄中心孜珠寺及古象雄大藏经译经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是继2022年10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结项后,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参与对古象雄文献、文物遗迹进行再一次重新发现,深度挖掘古籍的文物和文献价值,采取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同步进行、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古籍的传承与传播、保护与保存的文化价值体系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就古籍的抢救性保护面临的紧迫性、文化安全、文化主权的重要性、古籍文物与文献价值体系建设上给予了具体指导及专业建议。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就古象雄文化遗产的政策实施表示:民族融合及国家利益需要进行重要体现,古象雄文明关系多个民族文化往来,外象雄在国内孜珠山、而里象雄在国外值得重点关注,对象雄时期疆域概念和民族交融的深入研究值得期待。
课题项目总顾问丁真俄色表示:孜珠寺作为外象雄中心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使命、翻译经典只是第一步,古象雄大藏经会继续破译雪域高原尘封的历史,持续翻译整理工作,作为全息科学版本今后与经典有关的各项子课题、子项目和影像,文物文献,乃至古象雄文字、语言、天文学,医学、工巧等领域的研究是对中国及世界文化史的一大贡献,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真正产生作用。
特邀课题项目首席专家、藏学学者、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原院长才让太作开题报告。他认为,象雄文化是在中国境内发源和发展起来的本土文化传统,其中《大藏经》是其集大成者,孜珠寺作为外象雄中心,其位置重要和影响深远。近二十年来,在青藏高原南部边缘的不丹和尼泊尔,东部边缘的中国境内甘青川东部地区,发现了大量年代早,内容丰富的民间藏文手抄本文献,这些文献是对本土传统的忠实记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亟须得到保护、搜集、整理和出版以及建立数据库。
此次国家课题项目的主要合作方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经过前期的多次座谈、赴孜珠山考察等充分调查研究,开题仪式上就调研成果及古象雄大藏经的保护与利用进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进行了充分计划和介绍,在开题仪式上首次提出建立译经标准化,此项工作由古象雄大藏经译经院院长龙都堪布和首席译师卡纳尔教授、刘海刚教授在孜珠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横向联合发起方支持推动下,多年来突破众多困难正逐步完成。子课题负责人马靖凯专家和昌都利美藏医院平措绕吉院长就象雄医经古为今用的价值研究及应用做了重点汇报。值得一提的是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四部医典的源头为象雄医经,按照古籍记载及全部翻译完成的文献已经证明沿用至今的四部医典为古象雄时期传承至今一直沿用的藏医药体系的源头活水,作为课题项目中“古象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成果转化与应用”子课题进行价值体系建设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本次课题仪式成功召开,今后古象雄大藏经译经院已完成的部分译经成果将逐步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正式公布,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进行唯一和首次译经标准化的建立,对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研究和了解古象雄文化形成一个权威可信的窗口和传播渠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阿里第八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签约128亿元
22日,第八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签约会在西藏阿里举行。此次签约会共有40余家企业参加,签约项目23个,签约金额128亿元(人民币,下同)。 [详细] -
西藏阿里:象雄文化旅游节开幕
8月21日晚,西藏阿里地区第八届象雄文化旅游节在噶尔县开幕。本届文化旅游节为期7天,包括象雄文化研讨会、招商引资签约会等活动。 [详细] -
西藏阿里:多措并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承担央企进藏服务的社会责任,到西藏阿里地区投资发展绿色能源,保障当地的供电、供暖,助力国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力支撑了阿里地区绿色矿山开发的能源供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