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85分以上

发布时间:2023-08-31 08:52:00来源: 西藏商报


自治区气象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藏西北典型湖泊变化野外科考。图由 张歆平 提供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获悉,自2018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气象局推进西藏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以来,中国气象局、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32.4亿元,西藏气象基础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县级气象服务机构全覆盖、乡(镇)自动气象站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93.8%,公众满意度达85分以上。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全区各类气象站由2018年的289个提升至1126个,天气雷达由4部增长至14部,常态化接收26颗多源卫星数据。优化站网布局,填补了羌塘自然保护区、高原典型冰川区、江河源头的气象监测空白,以地基观测为主、遥感观测全覆盖的地空天一体化观测布局基本形成。正式运行的“天擎”平台,为实现地面、高空等130种数据在线服务,为气象精细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数据支撑。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明显增强。目前,西藏实现西藏区域内3公里、重点区域1公里,0—3天逐小时更新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完成了由站点预报向格点预报的转变。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3%以上,暴雪预警准确率达到9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0分钟、重点城市达到40分钟。

  基层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成效显著。新建14个新设县气象局,改造完成32个国编县局,规范基层县局气象服务流程,推广重大天气过程“叫应”制度,在全区7市(地)、66个县(区)、549个乡镇印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夯实了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卫星遥感应用能力逐步提升。新建2个风云卫星地面直收站,实现风云系列卫星数据实时接收和处理。搭建的高分数据一站式服务平台、精细化林火遥感监测平台和常态化发布的湖泊、植被等6类生态监测公报,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高原气候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将气象职工纳入少数民族骨干培训计划和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劳模人才培育计划等方式,有效拓宽了气象人才培养平台。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已形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2人、入选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十百千”计划5人的良好局面。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