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医疗卫生事业36年的拉琼:“党让群众有了‘医’靠”
“我出生在‘民族团结家庭’,爸爸是汉族,妈妈是藏族。民主改革后,母亲获得了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机会,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憧憬成为一名医护人员。”退休干部拉琼告诉记者。
源于热爱,拉琼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当时的自治区卫校就读。1983年毕业后,她跟随母亲的步伐进入了医疗系统,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职。在从事医疗卫生事业36年后,2018年,拉琼光荣退休。
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亲历者,拉琼感慨万千:“听爸妈讲,在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百姓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生了病。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只能忍痛受着。”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进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65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牲畜、房子,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持续发展壮大。
“曾经的拉萨市人民医院只有一个门诊部,一栋小楼就是医院的全部建筑了。”拉琼感叹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亲眼见证了医院从一栋楼扩建成如今的占地面积119.7亩、医用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从只有门诊部到如今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健康体检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从医护人员仅有几十号人发展成如今的在编500余人。
“是党让群众有了‘医’靠。”拉琼说。
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全面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形成了藏、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全覆盖,医疗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谈起感触最深的事,拉琼表示,还得是群众观念的变化。“以前,孕妇产前没有去医院检查的认知,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与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孕妇会定期前往医院产检,确保胎儿健康。”拉琼说。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显示,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000/10万、430‰,下降到2022年的45.8/10万、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高发流行态势得到有效遏制,54个病区县全部达到国家消除标准……
如今,涵盖基本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药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网遍布乡村,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不胜数,国家组织实施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疗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西藏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是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随着西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疗。 [详细] -
拉萨市人民医院:医疗援藏工作成效显著 小儿外科学科稳步发展
拉萨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成立于2016年,是西藏自治区首个独立设置的小儿外科专科。[详细] -
明吉措姆:让藏医药发展更好惠及百姓
怎么让藏医药更好地服务各族人民群众,让普通百姓更好地受益于藏医药发展,让藏医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住藏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藏医药大学藏医系副教授明吉措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