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聂荣县29个联村党委“联”出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4-05-10 09:32: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聂荣县严格按照“构建大党委、推动大发展、实现大融合”的总体思路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坚持从“联”字上入手,在“合”字上发力,党建联抓、组织联建、发展联动、资源联享,探索出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宽路子。

  精心筹划“破题”——

  联村党委“强引擎”

  聂荣县坚持党建联抓、组织联建,突破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固定模式,让强弱村联姻、大小村挂靠、好差村互补,聚拢“散沙”、筑牢“堡垒”,形成联合优势。

  制定出台《聂荣县推行“大牧区小城镇联村党委”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采取强村带动、产业牵引、村村互助的方式,成立29个联村党委(覆盖全县139个行政村),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同时,配齐配强联村党委班子成员204名,安排139名驻村干部、各类专干轮流到联村党委工作。其中,22名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委委员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人才联用。全面建立和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定期指导督促行政村工作落实。在此基础上,制定创收奖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实践探索“解题”——

  发展联动“赋动能”

  聂荣县坚持分步推进、全面铺开的思路,不盲目追求设置联村党委数量,把作用发挥、融合发展和干部群众口碑作为评判标准,选定交通位置便利、产业发展扎实、群众基础好的乡镇先行试点,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全面覆盖。

  同时,创新“联村共建、整乡推进”发展模式,将草场、劳力、资金等资源以入股形式纳入联村集体经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联创、联增、联带”。2023年,聂荣县全县联村党委产业经济收入1773.76万元,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高。

  此外,聂荣县整合联村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民族手工艺等产业,成功打造“聂”品牌,开发了聂荣拉拉、查吾拉牦牛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700查吾拉牦牛”特色畜产品更是借助国家能源集团平台走进北京,“聂”牌系列畜产品在慧采商城成功上线。聂荣镇第二联村党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垃圾打包厂为依托,成立“两山银行”,创新“垃圾回收+打包售卖+绿色超市积分兑换+产业发展+社会公益”发展模式,吸纳本地牧民群众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成为村级经济新增长点。

  聚焦重点“答题”——

  资源联享“同致富”

  聂荣县充分发挥联村党委“统”的功能,将110个小村弱村与强村结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向“共同发展”转变,实现“1+1>2”的效果。

  针对单村发展“空间小”、村级产业“小而散”、传统产业“长不大”等问题,尼玛乡第二联村党委集成草场22万亩、牲畜1069头、劳动力41人,集中力量升级加工技术、加强产品研发、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破解生产要素不齐全、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善等瓶颈,2023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0.8万元,同比增长53.2%,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发挥就业增收辐射效应,坚持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2023年,29个联村党委共孵化壮大集体经济83家,解决400余名群众就业,使3185户1.41万余人吃上了“产业饭”,实现人均增收1500余元。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深化“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扎实开展“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增收致富”奋进队工作,2265名“双共”奋进队员当好宣讲员,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农牧民群众投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出勤劳致富、发展致富、尊严致富的良好氛围。

(责编: 李雨潼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