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象泉河承载着祖祖辈辈的愿景,穿梭在千谷万山之中,孕育出了藏西高原上片片“谷底绿洲”。
坐落于象泉河畔的札达县底雅乡便是谷底地带的“绿洲”之一,在藏语中寓意为“谷底之乡”。 多年来,在这片高原绿洲上,除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群众,还有一批工作生活在这里的“金融戍边人”。他们来自农行系统,以服务“三农”、金融兴边为己任,年复一年,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稳边固边事业,为当地农牧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提供了保障,为促进边境地区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岁月流转 传承不息
走进农行底雅乡营业所,营业所内醒目位置张贴的一张泛黄的纸片引起了记者注意。纸张上面用藏文写着:“村民次仁多吉于1983年7月5日,从我信用社支取存款16元1角5分。”
“上面内容有什么故事吗?”记者指着纸片询问。“这张纸是我们营业所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取款凭证,纸质传票是当时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视同现金保管。我听一位曾在农行鲁巴营业所(农行底雅乡营业所旧址)工作过的前辈讲,当时,他们仅靠乡政府腾出的一间房屋开展工作,既办公又住宿,延续了十几年,虽然业务相对单一,但干劲十足。”农行底雅乡营业所主任多吉顿珠感慨说,“这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承载着第一辈农行人的心血与付出。那时候,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富裕,谁家能拿出10块钱已经是小康户了。纸张上的16.15元在当时已是一大笔资金了。”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前,农行营业所员工为助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经常跟着当地群众一起下地干农活,上山放牛牧马。由于交通落后,马是乡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为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营业所员工全都学会了骑马,不管是去200多公里外的县城送报表,还是进村里办理业务,都靠一人一马完成。“马背银行”是当时广阔牧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扎根基层 践行初心
自1997年农行营业所从鲁巴旧址搬迁到现在的底雅乡政府驻地以来,底雅乡营业所员工常年工作生活在边境一线,虽然工作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从未改变服务“三农”、金融戍边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马背银行”“车上银行”等办公传统,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老一辈农行人的工作作风。
“除交通问题外,每年冬季降雪导致长达5个多月的封山期是对营业所员工最大的考验。由于冬季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足6小时,周围水源被封冻,我们的生活用水只能靠私家车跑到5公里以外去取。”多吉顿珠介绍说。
2023年2月,札达县境内普降大雪,底雅乡更是连续下了两天两夜的暴雪,前往水源地的路被大雪覆盖、无法通车。为解决生活用水,多吉顿珠毅然带着员工徒步取水。“短短5公里取水路,我们足足走了3小时,虽然全身是冰,但终于把水取回来了。”多吉顿珠继续说,“与过去相比,这点苦不算什么。我是所里的老员工了,这样做可以给年轻人作表率,激励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不惧苦寒 开创佳绩
为进一步提升“3+2”流动服务质效,确保农户信息建档以及金融政策宣讲工作取得实效,底雅乡营业所根据老百姓的金融服务需求,灵活调整了下村的频次。
2023年冬天,在得知鲁巴村村民次仁措姆因交通不便而无法按期归还贷款后,营业所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沿着象泉河道,冒着滚石滑落的危险和流沙的阻拦,踏冰雪、穿山沟,赶往鲁巴村。
见到营业所工作人员的到来,次仁措姆激动万分:“今年的封山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些,我一个人在家,又没有交通工具,无法赶往营业所办理业务,眼看贷款就要到期了,只能干着急。你们的到来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底雅乡营业所在2021年完成掌银村挂牌基础上,不断加强掌银代缴代收农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业务,真正把“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的经营理念融入每笔金融业务中。截至2024年3月末,该所农户贷款余额2192万元,实现户均贷款10万元,其中“惠农e贷”占比达88%,农户信息建档率达96.9%,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为满足边民金融需求、促进边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