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写在高原绿水青山间的答卷

——西藏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发布时间: 2024-06-06 09:09: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时值六月,走进位于林芝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近看,水光潋滟,草木葱茏;远眺,青山巍峨,云遮雾绕。而过去,这一带植被稀疏、沙化严重,春秋两季经常黄沙弥漫、河水泛滥。“湿地公园的变化来之不易,我们要用心守护好。”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员普布多杰感慨道。

  这一变化是西藏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藏坚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标志性工程“四张清单”调度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以目标责任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两书一函”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落地,以6大类38项指标体系为目标明确任务,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在雪域高原绘出了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

  《2023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优良,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安全水平,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西藏绿色低碳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供给基地,发展清洁能源可谓“得天独厚”,水、光、风、地热等清洁能源品类齐全,开发优势显著,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西藏将清洁能源发展作为重点,充分利用水、风、光能等资源,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6月的骄阳炙烤着西藏大地。位于山南市乃东区亚堆乡的才朋光伏项目负责人刘向富望着一排排闪闪发亮的板材说:“这伙计可神奇了,给点儿阳光就‘来电’。”

  刘向富口中“神奇”的板材是光伏板,能瞬间将阳光转化为电流,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企万家,更“神奇”的是,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护植被,工作人员采取骡马运输及人力施工方式,避免机器运输破坏山上的植被。把绿色电能输送通道建成绿色工程,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刘向富说。

  除了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西藏还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数字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2023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55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1亿元,分别增长83.7%和60%,均创历史新高;全区数字经济达250多亿元,增长19%。

  在绿色低碳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西藏不断推进生态惠民,年均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50多万个,使226.22万名农牧民享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补助政策,各族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好、越吃越香,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是西藏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的关键。近年来,西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曾经的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树人,生态环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头戴草帽,黝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一身运动装扮,脚踩运动鞋,浑身沾满泥土……记者见到拉萨南山公园的园林工人扎西时,他正在浇水管护苗木。像扎西一样,西藏先后有约500万人次参与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带动群众增收近18.6亿元。

  “虽然辛苦,但成果喜人。如今的南山公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周末的人流量能达到2万人。”扎西说,而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保护和改善高原生态环境的巨大价值,也让大家更加期待十年后的拉萨,在天空的蔚蓝与雪山的洁白之外,还将新增一抹森林的翠绿。

  展望美丽西藏建设的新愿景,西藏将持续打好生态治理组合拳、跑出生态经济加速度、塑造生态家园高颜值、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奏响生态文化协奏曲,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西藏样板。

(责编: 李雨潼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