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前来增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队员(红衣)和西藏当地医生一起查看地震受伤人员病情(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1月7日9时5分,珠峰下的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突发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时刻牵挂定日县地震灾情,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
号令如山。把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抗震救灾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力指挥下,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紧急行动,各方力量迅速集结,以第一速度奔赴灾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严防疫情,保护健康,掀起了一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
闻令而动,白衣战士迅速投入救援
号令如山,责任如山。西藏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迅速响应,把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态度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定日县、拉孜县、定结县、昂仁县、萨迦县各医疗机构立即行动起来,231名医护人员迅速投入医疗救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在震灾现场,大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与救援人员同到达、同施救,他们现场甄别伤情,予以处置后迅速转运。县级紧急医学救援小分队也火速赶赴现场,展开紧急救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先期派出紧急医学救援队5名专家,赶往定日县人民医院增援。第一批22名伤员很快被收治入院,其中1名脑外伤较重的伤员转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其他骨折或外伤伤员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西藏自治区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迅速启动卫生应急响应,成立了前方应急救援工作组,并通知自治区人民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重症、神外、骨科、创伤等26名专家,8辆车,从拉萨火速赶往定日县,与市、县两级医务人员一起展开紧急救援。
医疗救治,血液保障是关键。自治区血液中心和日喀则中心血站立即清点血液存量,共储备临床血液6757袋,可以满足当前临床医疗救治需求。同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向血液中心发出指令,提前做好向日喀则调血准备,以应对救治之需。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医疗收治伤亡人数、病情、重症、转运、救治情况……各方面的信息如雪片一样汇集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指挥部。这些信息以最快速度被整理、报送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全区医疗卫生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有力有序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随着搜救工作的快速推进,日喀则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很快达到了300多名。
八方支援,合力救治彰显大爱无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各地医疗卫生力量纷纷伸出援手,驰援灾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选派华西医院医疗应急分队6名专家当晚到达日喀则。1月8日,又派出北京协和医院3名专家、华西医院6名专家、上海市12名专家驰援灾区。地震当天下午,国家级医疗专家就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指导日喀则各医院救治重症患者。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也紧急选派区人民医院、藏医院、华西医院西藏医院的神经外科、急诊、重症、胸外等专业60多名专家,以及移动CT、流动医院、药品等集中到灾区一线。1月9日,又派出第二批区人民医院、二院、三院、妇儿医院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的24名专家赶赴日喀则。
西藏军区总医院派出55名医务人员、武警西藏总队医院3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灾区。阜康医院等民营医院也主动参战,派出44名医务人员直接到灾区救治。日喀则市及定日县、拉孜县投入350多名医务人员、100余辆救护车参加医疗救治和伤员转运工作。
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医疗救援队伍分片包干,冲锋在前,相互配合,开展现场抢救、普通伤员收治和重伤员转运治疗。他们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在救治过程中,对于重症患者,来自北京协和、四川华西、上海等顶尖医院以及自治区的骨科、神外、创伤等专家开展了多学科会诊、联合查房,全力提高救治效果。同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还统筹协调安排医疗卫生力量,重心下移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做到有医疗服务点、有醒目标识、有医护人员驻点服务、有免费药品、有日常巡诊服务,方便受灾群众就近诊疗。
抗震战疫,疾控同行守护人民健康
在积极救治受伤人员的同时,卫生健康系统还坚持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两手抓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实现灾后无疫情。
驰援的防疫队伍与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同时到达灾区。国家疾控局调派传染病防控队8名专家赶赴灾区指导卫生防疫工作。自治区疾控局也派出20名应急管理、水质监测、检验检疫等专家,配备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消杀车等,赶赴震源地定日县开展防疫工作。
在国家疾控局专家组的指导下,自治区疾控局防疫应急处置组迅速建立3个工作小组分片包干,分驻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开展卫生防疫快速评估。他们根据当地受灾情况、卫生资源、受损情况、既往传染病疫情等信息,评估当前公共卫生隐患,为后续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地震过后,灾区群众面临居住环境改变、饮用水安全和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威胁,极易引起急性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发生和流行风险。在灾区现场,常常能看到身穿防护服、背着喷雾消毒器的人员在群众安置点进行药物喷洒、消毒,治理卫生环境。他们还对安置点村医、志愿者等开展消毒技能培训,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饮用水安全是防疫工作的重点。疾控专业人员持续在各受灾村开展水源点监测检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他们根据各水源点的清洁程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保障受灾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严防病从口入。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驰援医疗力量统筹安排有序有力。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要依靠区内力量基本胜任了定日地震的卫生应急任务。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实际行动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的检验,他们常被人誉以“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再次赋予他们“白衣战士”的光荣称号。
抗震救灾是一场持久战,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受伤人员需要继续救治,灾区环境卫生需要持续改善,传染病疫情需要严密预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西藏卫生事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一步,西藏将总结定日抗震救灾经验,不断完善三级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全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西藏贡献。
(稿件由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