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儿子患肺炎住院,还好我缴纳了最高标准的医保,3000多元的住院费用报销了2600多元。”拉萨市民措姆说,“再精打细算,也千万不要漏缴医保。医保能为自己、为家人的生活添一份安心。”
医疗保障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西藏聚焦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巩固全民参保率成果。据国家医疗保障局通报,截至2024年9月底,全区参加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5.95万人,西藏参保目标完成率排名全国首位。
幸福有“医”靠,生活有“保”障。西藏坚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医保缴费机制,将人均财政补助由645元提高至675元,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档次分别调整至380元和200元。建立“长缴多报”激励机制,明确在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连续不间断缴满10年及以上的,自缴满当年起报销待遇提高3%。针对医疗救助对象、父母任何一方或双方参加西藏基本医疗保险的一周岁以内婴儿、因个人就业状态发生变化中断缴费不超过3个月切换医保关系等人群,全面落实参保不受集中缴费期限制政策。全面落实重点人群资助参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2024年,累计资助补助重点人群达80万余人、资助参保缴费金额2.8亿余元。
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吉隆县宗嘎镇卫生院院长索朗片多说:“随着医保体系的全面覆盖和数字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从村卫生室到县级医院,再到自治区级医疗机构,医保结算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拉萨市当雄县堆灵村的阿旺措姆一家是低保边缘家庭。去年,在上海高博肿瘤医院跨省异地就医治疗产生32.63万元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跨省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报销32.09万元。阿旺措姆的父亲告诉记者:“因为医疗费用进行了异地联网直接结算,不用自己垫付太多资金,也不用拿着大量票据回西藏报销。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医保的好政策。”(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阿旺措姆是参保的受益者,也是数字赋能医保改革的受益者。为用好新质“生产力”,西藏坚持以数字赋能医保改革、管理和服务,上线西藏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实现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自2024年5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跨省异地就医使用医保码展码即可自动完成备案,异地就医更加便捷。同时,西藏还积极推动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鼓励全区“两定”机构应用刷脸支付设备,着力开启医保“刷脸”结算新模式。
1月17日,西藏自治区“医保钱包”正式上线运行。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将积极开展“医保钱包”的推广应用,与具备开通条件的省市开展跨省对接联调,由少到多逐步覆盖全国,通过“医保钱包”实现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惠及更多西藏参保职工及近亲属。
此外,针对高原特殊疾病,西藏还建立了专项救治基金和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正是这些医疗保障的厚度擦亮了百姓幸福底色。”自治区政协委员、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四级调研员焦丽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作出安排。我们相信,随着医疗保障网织密织牢,人民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