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除夕之夜,世界海拔最高春晚分会场——拉萨分会场拉开序幕。
夜幕降临,布达拉宫广场灯火通明、流光璀璨,一条金色哈达造型环绕舞台,如同一幅画卷,灵动而飘逸,与布达拉宫相得益彰、完美契合。巨大的圆形舞台上,数百名演员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伴随节奏欢快起舞,场面十分壮观。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届春晚,拉萨分会场亮点纷呈,节目设置力求将非遗与民俗、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西藏元素满满;群众演员阵容庞大,呈现出老、中、青、幼四结合特点——年岁最长者,高龄76岁;年岁最小者,低至7岁。
几天前,在春晚拉萨分会场彩排后台,记者被一群盛装打扮的小朋友所吸引。一打听,原来是西藏珠峰少年合唱团,他们将与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同台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年龄最小的演员,年仅7岁的扎西拉措,她穿着一件深青色刺绣藏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合唱团负责人普布告诉记者,别看她年纪小、不起眼,可每次彩排都特别认真,表现也很抢眼,在零下几摄氏度的夜晚依然热情投入,还表示“一点都不累”。
一个月前,家人得知她入选春晚拉萨分会场节目组,兴奋了好几天,也做了不少工作。“爷爷奶奶希望我好好表现,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爸妈嘱咐我,到了台上抛下一切顾虑,好好跳舞。表现好的话,要带我去游乐园呢!”记者看到,她天真无邪的脸上,多了一丝害羞的笑容。
同年纪最小的演员互动完,记者又与年纪最大的演员不期而遇。
见到扎西多吉时,他刚结束一场彩排,很快找了个台阶坐下,拨弄手中的扎念琴。灯光斜打在老人古铜色的脸上,显得格外宁静,仿佛周围的喧闹与他无关。
扎西多吉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刚满76岁。
他将出现在西藏民间传统舞蹈《飞弦踏春》中,与老中青几百人的团队同台,用30秒的表演惊艳世界。
“我这一生参加过很多次演出,但春晚这样的大舞台,一生中很难遇到一次,今年我遇上了,我太高兴了。”老人开心地说,“能在春晚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藏族传统乐器的无穷魅力和西藏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真是太荣幸了。”
作为拉孜堆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拉孜堆谐是扎西多吉义不容辞的使命。“拉孜堆谐是我一生最爱。”老人说,他不到20岁就开始接触扎念琴和堆谐谱子,教书育人之余,最大的兴趣就是收集、整理民间堆谐谱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共收集140余种谱子并整理成书。
如今,已“桃李满天下”的扎西多吉老人,最惬意的事情依然是从墙上取下扎念琴,慢悠悠地弹奏心爱的堆谐谱子。
一老一小,年龄跨度近70年,齐聚春晚拉萨分会场。记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状态:热情洋溢、全力投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将西藏文化发扬光大,努力让世界了解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积极向上的西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