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元的冰箱,到手只需要3000元左右,性价比很高。”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换上新冰箱的王先生满心欢喜。2024年,西藏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全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3.4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刺激下,全区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以旧换新——
释放经济新活力
看着家中的新洗衣机,拉措赞不绝口:“原来要想换新家电,从回收旧家电、派送新家电到约师傅上门拆箱安装,需要预约三次才能完成,而现在一次就完成了。昨天下的单,今天就用上了,真是实惠又方便!”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繁荣消费市场,2024年,西藏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大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全区累计举办“幸福西藏·乐享生活”各类促销活动80余场次,累计使用补贴资金7.85亿元,拉动消费增长59.83亿元。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副书记、厅长陈军表示,今年,全区商务系统将持续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具体来说,将加大力度、拓展范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提供购新补贴;针对农牧民群众的需求,组织开展汽车、家电、家具等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农牧区消费潜力;此外,还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促进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
“政策+合作”——
培育外贸新动能
“这次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我首先去了西藏馆,了解西藏丰富的特色文化,争取寻找下一步合作的机会。”参加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参展商张洪平说。
2024年,自治区商务厅聚焦培育外贸新动能,坚持“政策+合作”双轮驱动,稳步推动外贸发展,第12次中尼经贸协调会达成29项经贸合作共识,陈塘(日屋)等14个传统边贸点重新开放,外贸实绩企业新增172家。为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治区商务厅组织482家内外贸企业参加了广交会等各类展会21场次,现场销售额超过3400万元,成功帮助企业开拓了165个国家(地区)的市场,苹果、松茸、红酒等西藏产品陆续走出国门。
此外,西藏立足并发挥面向南亚重要通道优势作用,2024年首个海外仓建成并投入运营,6个跨境电商展示中心也相继建成投运,跨境电商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出口额达16.79亿元。外贸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26.7亿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35.3亿元,增长32.3%,展现了西藏外贸的蓬勃发展势头。
陈军说:“近年来,服务贸易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商务系统今年将持续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推动西藏服务贸易领域创新发展。”
“监测+保供”——
践行民生为本理念
2024年,全区商务系统坚持“监测+保供”并举,制发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入选标准,规范入库企业45家;建成跨区域冷链物流集散中心7个、县域冷链设施13个,21个边境县内外贸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据统计,2024年全区肉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销售量109.5万吨,其中区外调入量69.37万吨,供应充足、物价平稳。同时,依托供销集团实现“藏品出藏”,销售额超4400万元,商务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藏西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全区首批入选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之一,是一家集冷冻、冷藏、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商务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一站式大型冷藏物流企业。现冷库容量达4万吨,每天吞吐量达200吨,库内储备了丰富的牛肉、羊肉、猪肉等肉类产品,为全区居民肉类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军表示,2025年,全区商务系统将不断提升保供监测能力,积极推动自治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项目建设,加快搭建集信息公示、集散交易、需求预测、物流服务等于一体的生活必需品供需对接平台;提升副食品储备能力,组织大型生活必需品批发企业加强与周边省市生产基地对接合作,建成5至10个蔬菜、猪肉、蛋奶等品类的区外生活必需品保供基地。此外,充分利用全国供销经营服务网络,发挥“832”平台和援藏对口帮扶、产销对接活动等优势,不断推动“藏品出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