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古桑曲旦:“最美小巷管家人”

发布时间: 2025-02-15 09:33: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拉萨八廓古城街巷里,日升又日落,人来又人往,是他心中最想守护的人间烟火。

  从北京东路到木如巷,这一片土地面积0.5平方公里、28个巷口交错其间、88座居民大院坐落其中、汽车开不进来的地方,他用脚步丈量了无数遍。

  他叫古桑曲旦,现任拉萨市八廓古城公安局吉崩岗派出所副所长、二级警长。从警13年,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次。2024年,他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荣誉、奖牌的背后,深藏着他对基层警务工作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一座座院落,一家家亲人

  只有走进每一座大院、每一家店铺,才能渐渐走进群众心里,古桑曲旦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74岁的老人央金,独居在德吉康桑大院。2024年8月的一天,古桑曲旦和同事入户走访,看见老人光着脚坐在墙边晒太阳。他走到老人身边,询问之下得知,老人只有一双鞋,刚被水打湿了,穿不了。于是,他马上到街上买来新鞋为老人换上。

  入冬了,想到夏天为老人买的鞋履单薄,12月11日,他又买了双棉鞋去看望老人,询问她最近过得好不好。

  这一次,老人不停招呼他:“格拉(藏语意为老师)快进屋里吃切玛。”每当遇到热情的群众,古桑曲旦总是婉拒,说:“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是你们的亲人。”

  13年不改,古桑曲旦最喜欢和群众在一起。“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当亲人”是他身体力行得来的经验。

  “上班第一天,师父带我去辖区走访,结果我迷路了。”聊起刚入警的事儿,他还历历在目,“之后,我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圈一圈地在巷子里走访,不知道累。”这样年复一年,他一步步走进群众心里,也收获了警民一家亲的快乐。

  “古桑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古桑”是辖区群众对古桑曲旦亲切的称呼。做服装生意的商户边巴说,她和古桑曲旦认识7年了,每次遇到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他帮忙,由于古桑曲旦的古道热肠群众的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街巷曲折处,平安和睦固

  八廓古城是拉萨市区的核心地带之一,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旅游打卡。

  如何更好地守护这片区域,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古桑曲旦和同事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古桑,德赛大院内出现了纠纷,你能来一下吗?”“好的,我马上过来。”像这样的矛盾纠纷,古桑曲旦每天会处理好几起。

  居民大院空间有限,藏汉回蒙等各族群众聚居,人员成分相对复杂。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因公共区域不畅出现纠纷,还会因就医、经营等问题出现矛盾。为实现流动式的调解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他和同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以来依托吉崩岗派出所“吉祥调解室”,在各居民大院内设置“吉善连心亭”。他主动担当起调解员的工作。

  去年10月,某学校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发生拖欠工资问题,个别农民工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古桑曲旦多次上门耐心劝解,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和困难,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和解,并协助发放工资17万元,为受困的农民工解决了最紧迫的问题。

  “吉祥调解室”的成功运行,调解了大量家庭和社会纠纷,古桑曲旦亲自参与调解的纠纷均化解在基层,为辖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赢得群众的普遍赞誉。

  老街展新貌,便民入人心

  穿梭在老城区的街巷中,电动车是居民出行的“最佳搭档”。可是,由于居民大院内大多电路老化、消防通道狭窄等原因,消防隐患突出。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好古建大院,在古桑曲旦的协调推动下,2023年,20多处便民充电桩悄然遍布在辖区内,有效预防了因过度充电引发火灾的风险。

  开洗衣店的商户伦珠领着他,走近充电桩说:“古桑,你瞧,现在每次充电才5角钱,充完自动断电,安全又实惠,我们社区的骑友都向你表示感谢呢!”

  2023年11月拉萨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以来,古桑曲旦以身作则,携手居委会、“双联户”,组织开展“最美小巷管家人”评选活动。

  一面面鲜艳的流动红旗,激励着每个人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居民大院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清扫垃圾,美化环境,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整治工作中去。

  现在,巡逻途中古桑曲旦时不时被群众叫住,“我们大院这次在‘最美小巷管家人’评选活动里挂上红旗了,社区环境变样了,变样了。”

  老街古巷,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展现出整洁有序的新面貌,路面也更通畅了。“他真是我们辖区的好管家。”说起古桑曲旦,社区居民都这么说。

  面对夸赞,古桑曲旦总会朴实地回应:“八廓古城是咱们共同的家园,也是一张重要的旅游名片,守护它是我们应该做的。”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