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海关所属吉隆海关关员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图由拉萨海关提供
在西藏外贸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拉萨海关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回首2024年,西藏外贸成绩耀眼,进出口总值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特色产品国际市场开拓成果丰硕。展望2025年,拉萨海关积极谋划,围绕深化海关业务改革全面布局,为推动西藏外贸向更高水平开放持续发力,致力于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为西藏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
厚积薄发 铸就外贸辉煌成就
2024年,西藏外贸迎来高光时刻,进出口总值攀升至126.72亿元,同比增长15.4%,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其整体增速在全国排名第5位,西部地区排名第4位,沿边9省区排名第3位,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外贸增量目标,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西藏特色优势产品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实现6个“首次”突破,7地市外贸版图全面激活,各地外贸发展百花齐放。
这一成绩的背后,拉萨海关功不可没。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拉萨海关全面承接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通过“西藏20条+拉萨15条”举措,持续稳固民营企业在西藏外贸中的主体地位,民营企业外贸值占全区比重高达98.6%。积极推动樟木、普兰、亚东边民互市贸易场所规范化建设,支持14个传统边贸点恢复开放,深化“互联网+边贸”试点应用,使得边境小额贸易达到35.32亿元、边民互市贸易达到0.44亿元。同时,持续推广“云签发”等创新改革举措,首次开展关区既有政策动态评估,扩大“一对一关企联络”机制覆盖面,推动西藏外贸备案企业增长22.8%,200余家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企业活跃度提升至16%左右。此外,积极指导企业充分利用RCEP等政策红利,成功保障首单“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业务落地。在智慧海关建设方面,有序承接总署成熟项目,推动智慧审证、智慧关税等5个项目全面落地,稳步推广智慧旅检、智慧电讯检疫等项目,推动危险品“云鉴定”项目成功试点,码上统计等一线场景有序铺开,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效能。
在精准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上,拉萨海关不遗余力。大力支持高原特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助力拉萨青稞酒、日喀则活羊等本土产品加速走向国际市场,羊毛羊绒、西藏好水等高原特色优势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20%。成功培育出西藏首家藏药领域AEO企业,助力西藏首个国家一类创新药获批,全年保障215.49吨尼泊尔中药材顺利输华,有力推动西藏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推动实施中尼饲草种植“千吨计划”,保障601.54吨尼泊尔青贮饲料进口,持续为缓解西藏草场生态承载压力贡献力量。全力配合推进海关总署定点帮扶仲巴县措施落地,保障里孜口岸平稳运行,助力仲巴县经济发展从依赖矿业向边贸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力转变。
在支持口岸通道扩能增效方面,西藏口岸“内联西部、外通南亚”的辐射作用显著增强。吉隆、樟木、普兰三大传统对尼口岸高效顺畅运行,里孜口岸“盐羊古道”重焕生机,贡嘎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增设国际航线。持续完善通道智能化应用等项目,推行“边民互市人脸智能申报”,边民申报平均耗时大幅缩短至2秒以内,推广应用“天路E点通”,口岸每车每趟缩短通行时间约30分钟,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全年西藏口岸监管货运总量达26万吨,同比增长45.8%。大力支持西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建设,推动西藏首个属地查验货场封关运行,保障首批转关货物、首批铁公联运货物顺畅出口。成功推动西藏首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批,为进口水果落地加工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行“一票多车”“区岸联动”叠加综保区保税仓储功能,助力西藏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1842辆,贸易值15.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82%、126.79%。支持新业态发展,推动首个加工贸易企业落地拉萨综保区,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业务在西藏成功落地。
此外,拉萨海关持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国门利剑”“护航”等打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共30个,侦破一起23公斤黄金走私出境案件,查获近十年来首次非设关地走私入境海洛因736.55克,有力维护了西藏外贸市场秩序。
2025年
谋篇布局 开启外贸崭新征程
2025年,拉萨海关将持续深化海关业务改革,围绕多个关键领域全面布局,助力西藏外贸向更高水平开放迈进。
在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方面,深化政策供给关联组合、叠加运用,推动通道、物流、经贸、产业、民生有序联动。以通道带物流,引导支持口岸资源整合、要素集成、功能集约,打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尼泊尔优势商品进口特色通道,畅通援外物资、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深化“铁公联运”“区岸联动”等通关模式创新试点,推动更多集装箱货物运输“一箱到底”,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整体通关效能。以物流促经贸,推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总署验收,调研涵盖进境肉类等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助力扩大青贮饲料、中药材等优质产品进口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监管仓库、出口监管仓,助推“口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经贸兴产业,聚焦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精准制定更多涵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强化海关实验室技术支撑,缩短检测时长,提升检测质量,推动扩大出口产品种类和规模,进一步优化西藏产业版图。支持西藏企业开展AEO培育认证,探索与地方联合出台激励措施,实施“首单外贸”培育计划,全流程跟踪指导中小微企业首单进出口业务。支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布局整车组装、汽摩加工等产业,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外向型经济产业增长点。以产业助民生,助推边民互市贸易健康发展,促进边贸市场规范建设运营和功能优化,扩大“人脸识别”“移动申报”业务场景应用,支持开展进口产品落地加工,做好传统边贸点政策指导和提档升级准备。积极配合落实总署定点帮扶仲巴县工作,持续推动资金、技术、培训等定点帮扶,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抓住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助推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推动口岸扩能提质,聚焦樟木、吉隆、普兰、里孜和拉萨航空口岸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指导地方加快推进口岸项目建设,优化口岸功能布局。支持拉萨综保区试点出口集拼货物“先查验后装运”顺势监管,推动“保税+跨境电商”、保税展示“前店后仓”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服务保障航空口岸增开国际航线并尽快实现“客货双通”。结合国家“十五五”口岸发展规划研究,积极开展口岸调研和关地衔接,支持里孜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符合条件的区域申请临时开放。支持区域开放联动发展,探索建立“5+4”(涉藏5省地区和中尼过境运输4地海港)区域海关协调机制,推进关际协同、互认共享、经验交流、联动处置等合作。衔接推动东、中、西部海关跨关区供应链通关协调,助力拓展外贸业态、物流渠道和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区域开放联动的覆盖面、辐射圈。支持日喀则国际陆地港高质量发展,高效运用“陆港申报、属地查检、口岸直通”等创新举措,加快发展国际贸易多式联运,进一步增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效应。服务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中尼建交70周年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尼联合声明议定事项,加快推动中尼口岸合作机制落地,巩固中尼边境海关互访会晤等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南亚方向国别研究,为丰富政策“工具箱”提供支持。
在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深化“智关强国”行动方面,进一步完善关区智慧海关体系框架和生态场景,高标准建设关区“业务运行监控中心”,构建协同一体的业务运行监控机制,推动由点及面深度集成、整体跃迁。拓展安全智巡、智慧党建等援建项目场景和应用成效。协同优化西藏“单一窗口”平台项目建设,推动智慧物流监控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动“搭车”助力场景共建、设备共用、数据共通。聚焦地方所需、企业所盼,着重推出一批具备边关特色、高原特点的示范场景和典型成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