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唐玄奘取经河西走廊历险记

赵开山 发布时间:2018-01-12 11:13:00来源: 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唐玄奘取经河西走廊历险记

瓜州东千佛洞壁画《水月观音》,反映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瓜州县博物馆傅香临摹)

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旅行家和翻译家玄奘(约600年—664年),于唐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前往印度佛教中心求取真经。地处甘肃最西端的河西走廊不但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必经路段,也是唐玄奘独身孤征,历尽磨难,几乎功亏一篑的地方。在这里,他遭遇了朝廷追捕、弟子背叛等种种危机,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一批豪情侠胆之士的鼎力相助下,唐玄奘出凉州,过瓜州,跋涉流沙,独闯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漠,继续西行,最终完成取经大业。

昼伏夜行出凉州

唐玄奘姓陈,名祎,河南缑氏(今偃师)人。13岁出家,为洛阳净土寺僧人。曾游历各地,学习佛教,有着“释门千里驹”的美誉。在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玄奘是奉旨上路,西天取经,身负着一种神圣的使命。然而真实的历史,却远没有小说虚构的那样浪漫和神圣,一切都黯然失色。唐玄奘不但没有奉旨,而且有着抗旨的行径。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求朝廷允许其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他怕惊动朝廷,招致阻挠,便偷出长安,执着地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

当时唐朝初定,天下未稳,边疆更是乱象丛生。尤其是西北边疆,面临着吐蕃、吐谷浑、突厥等游牧民族争夺要塞,互相侵扰的局面。据《中国战典》载,唐武德九年(626年)三月,唐凉州都督、长乐王李幼良反击突厥的作战。九年,突厥继续骚扰唐边。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唐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在河西走廊一带大败突厥军的作战。三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作战。贞观二十年(646年),西突厥与西域反唐势力互相勾结,攻城略地,侵扰不休,西域出现紧张局势。同时,唐王朝的统治者,也担心国内的劳动力和兵源流失域外,会造成国内的空虚,所以发布“禁边令”,三令五申地禁止国民出境。

就在这种形势下,唐玄奘突然来到了凉州,他要干什么?他还要去哪里?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委,也不理解唐玄奘的行踪和意图。当有人密报,唐玄奘来到了凉州,并由此继续前行,去西天取经,立刻就引起了凉州都督李大亮的高度警觉,如果他不过问此事,任其西去,那将是他的严重失职,必定要受到朝廷的严厉问责和处罚,是一种葬送前程的事情。不敢掉以轻心的李大亮,立刻找来唐玄奘,搬出朝廷的禁令,讲明道理,规劝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慧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既重法师辞理,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慧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

但唐玄奘就是听不进去,似乎他西去的道理更充足,决心更坚定。李大亮只能强令他东返长安,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既是一种出于对唐玄奘安全的考虑,也是一种出于对自身前程的思量。

此时的唐玄奘,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如果他听从了李大亮的劝阻,一旦被遣返长安,就会使他取经的大业由此夭折,使他的一腔心血付之东流,这将是他终生的遗憾和悔恨。同时,按照大唐的律条,他将要受到重罪严惩,就是牢狱之灾也有可能发生。如果他拒绝了李大亮的劝阻,摆脱控制,逃出凉州,潜往边关,伺机出境,求取真经,实现宏图大愿,但却是一条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前程莫测之路。经过再三思量,最终还是坚信佛祖会保佑,依赖贵人的相助,偷偷踏上了西行之路。协助他走出凉州的贵人,一个依然是李大亮,他虽勒令唐玄奘东返长安,但并没有派人强行押解,在客观上给唐玄奘留下了可乘之机。一个是当时河西佛教的领袖慧威法师,他被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决心和行动所感动,派了亲信弟子慧琳和道整,给玄奘带路,悄悄护送,离开凉州。

一路艰辛到瓜州

离开了凉州的唐玄奘,前途未卜。凉州都督李大亮,还会不会派人追捕?甘州、肃州的官兵会不会拦截?唐玄奘随时都有被发现、被遣返的可能。怎么办,实出无奈的唐玄奘,只能在慧琳和道整的帮助下,白天不走夜晚走,大路不走走小路,川路不走走山路,隐名埋姓,昼伏夜出,神出鬼没,巧妙地避开了关口和城镇。只有在无人烟的旷野上,才敢放心前行。戈壁的荒凉,天气的恶劣,路途的遥远,已搞得唐玄奘历尽艰辛,筋疲力竭。就这样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瓜州。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时刺史独孤达闻法师至甚欢喜,供事殷厚。”“沈默经月余日。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来呈云:‘师不是此耶’?法师迟疑未报,昌曰:师须实话,必是,弟子为师图之。法师乃具实而答。昌闻,深赞希有。曰: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即于前裂坏之。仍云:师须早去。自是益增忧惘。所从二小僧,道整先向敦煌。唯惠琳在,知其不堪远涉,亦放还。”

唐玄奘慌慌张张离凉州,匆匆忙忙到瓜州,一路的艰辛不必说。但凉州都督李大亮也没闲着,他不知道这个不安分的唐玄奘,此刻是去了哪里?如果按他的勒令真的东返长安,那将是他最乐意的结果,对朝廷有个交代,也算他这位凉州都督尽了应尽之责。如果唐玄奘不听勒令,执意西行,非要出境,那就给他带来的麻烦多了,朝廷一旦查问此事,他这个凉州都督也就难逃其咎。怎么办?他便派人四处打听,可就是没有一点音讯,急得李大亮坐卧不宁。

忽有一天,从瓜州传来消息,唐玄奘果然矢志不改,一路西行。唐玄奘是怎样从凉州到的瓜州,后人有两种猜测,一是沿祁连山北路,避开大路驿道,在沿山寺院僧人的接济下,一站一站前行。一是翻越祁连山,绕道青海,再北出瓜州。但不管走哪条路,肯定都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谁知好不容易到了瓜州,但遇到的麻烦事更大,耽误了行程,一停留就是月余。首先是马死了,要知长途跋涉,没有脚骑行乘,茫茫戈壁怎样穿越,漫漫黄沙怎样横渡?真有置人死地的可能。其次是慧威法师派来的慧琳和道整,一个私自去了敦煌,一个奉命回了长安,分道扬镳,唐玄奘只能孤身上路,寂寞无助。三是好不容易在瓜州收了个胡人徒弟石槃陀,但这个人天生就吃不了大苦,担不起大任,在最为艰难的关头,竟想到了向师傅动刀子行凶,唐玄奘只得放他自谋生路。四是疏勒河的一条支流葫芦河横亘眼前,风高夜黑浪急,无桥无船无渡,如果要涉水横渡,也有葬身鱼腹之险。五是唐玄奘早已身无分文,囊中一空,连就地买马、准备粮草的可能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他只好暂时去瓜州城外的阿育王寺院讲经说法,稍加休整,再从长计议。

得到唐玄奘停留瓜州的消息后,李大亮没敢怠慢,一怒之下,急发访牒,称有个叫玄奘的高僧,想越境去西蕃。沿途州县要严加查访,缉拿归案。还在瓜州讲经说法的唐玄奘毫无察觉,这纸访牒就急急传到了瓜州。最先知道唐玄奘到了瓜州的,当是瓜州刺史独孤达。不过他并不知唐玄奘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是把他当做了云游四海的高僧,以地方官的身份给予了接待,交情也还不错。他并不想过问和参与此事,便把访牒送到了瓜州吏李昌手中。李昌既是一个办事认真的官员,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从官员的角度来讲,令行禁止,他得为上级负责,必须按照访牒要求,立即逮捕唐玄奘,押送凉州,交差了事,也算是秉公处置。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修行渡人,是他做人的理念和准则,唐玄奘西行求法之大业不能断送在他的手上。

怎么办?李昌自然是一个智慧之人。不是访牒上没有通缉的人的画像吗,谁能断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唐玄奘呢?于是,在这两难选择的面前,有了他的巧妙处理此事的余地。按照当代学者钱文忠的解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李昌问唐玄奘:“师不是此耶?”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说:“师父,您不是吧?”二是说:“师父,您不是吗?”若按后一种翻译方式理解,几乎等于说玄奘就是通缉令上的人,而按前一种方式理解,则是比较善意的。这句问话语带双关又滴水不漏,足见李昌这人了不得。玄奘自然听出其中的话外之意,心中不由得怦然打鼓,假如照实作答,便会被作为通缉犯遣返长安;如若不承认,又将违背“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戒律。身处两难境地,不敢贸然作答,只好瞪着李昌,闭口不言。李昌这句问话如此巧妙,却得不到玄奘的回答,等于白问,一急之下,又道出一句:“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师图之。”李昌真是厉害之人,这句话又击中了玄奘的要害,所谓“必是”,既可以理解为“您肯定是访牒上通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您假如真是访牒上通缉的人”。玄奘一看事已至此,便实话实说,说明自己违背李大亮都督的意思,并未东回长安,而是一路西行至瓜州,决心西去求法,不改初衷,向李昌表明了态度。

唐玄奘态度十分明朗,西天取经已是铁心之事,动摇不得,阻拦不了。怎能不令李昌这位虔诚的佛教徒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他看来,西去取经是崇高、神圣而艰难之事,不是谁都能干了的事。没有唐玄奘这样佛学造诣深厚,德行高尚,目标明确,毅力坚定,不怕千难万险的人,是难以完成的。自己身为仕途,公务在身,不能随唐玄奘西去,本就是一件憾事。但暗助他渡过难关,摆脱追捕,也是一件至高无尚的功德之事。于是,李昌断然作出了“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的壮举。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李昌是冒了两大风险的。一是作为一级行政官员,撕毁访牒,当是一件“执法犯法”之事,是个不小的罪名。尽管他在处理此事中,使用模棱两可的“双关语”,把道理讲得“滴水不漏”,但上级乃至朝廷一旦严厉追究下事,他也是难逃其咎的。二是撕毁访牒,私放玄奘,但出境之途还长,道路仍然艰难。凉州都督李大亮还可重发访牒,再次派人查寻,唐玄奘还有被缉拿归案的可能。再三斟酌,权衡利弊,李昌只有催促唐玄奘赶快起身,抓紧赶路,及早离开瓜州。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走了走了,一走就了。”

独闯“死亡之海”

“师须早去”,在李昌的催促下,唐玄奘怀着感激之情,再次匆忙上路,想用最快的速度离开瓜州。可是大漠茫茫,关山重重,古道漫漫,令行人望而生畏。

唐玉门关,在葫芦河东岸,南有锁阳城,西有苜蓿烽,清代设双塔堡。敦煌文书记,吐蕃占领沙州之初,“玉关驿户张清等,从东煞人,聚徒逃走,劫马取甲,来赴沙州。千里奔腾,三宿而至。东道烽铺,烟尘莫知。”出唐玉门关,便走上了号称八百里“死亡之海”的莫贺延碛道。

莫贺延碛道北起哈密北山南麓,南至瓜州县大泉西北,广袤八百里,汉武帝以前原属呼衍王地。据李正宇先生《关于莫贺延碛道》介绍,莫贺延碛道又名第五道,特指唐瓜州常乐县至伊州的官道。“莫贺延”即“呼衍”“呼延”“呼演”“姑衍”“车延”“五船”之别译。唐代于莫贺延碛道“总置十驿”。从瓜州到伊吾(今新疆哈密市),是唐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他夜渡葫芦河,出玉门关,只身一人硬是冒险偷偷穿越五个烽燧,进入莫贺延碛大沙漠。在穿越中,他差点儿被守关的士兵射中。进入沙漠后,虽然没有官兵的威胁,但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更恐怖。后来,唐玄奘回忆莫贺延碛时还心有余悸:“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伏无水草顾影唯一。四夜五日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四顾茫然,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

无独有偶,19世纪著名探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路经莫贺延碛道也是心惊肉跳,验证了玄奘的感受。1879年的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大碛直径110公里,海拔1600米,为波状平原,到处是高台,像塔一样的黄土悬崖,土壤掺着沙砾的卵石覆盖着,戈壁中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甚至连蜥蜴和昆虫也没有,白天地面灼热,笼罩着一层像充满烟雾的浑浊空气,一路上到处可以看见骡马和骆驼的骨头,呈现出一片十分可怕的现象。”

唐玄奘离开瓜州,经哈密到达高昌国,拒绝了高昌王的挽留后,又马不停蹄,继续西行,翻越天山,经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南出铁门,穿过阿富汗,到达佛教圣地印度。先后游历各地,参礼佛迹,求学讲经。

瓜州现存6幅《玄奘取经图》,其中东千佛洞的2幅《水月观音》,是我国石窟寺壁画艺术中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珍贵资料,堪称稀世之珍。敦煌研究院认为,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为了表达对唐僧西行取经伟大精神的敬仰,即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带着600多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以惊人的毅力和工作效率,翻译佛教经典75部、1335卷。同时,在唐太宗授意下,由玄奘口述、弟子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全书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的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责编: 李元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