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一勤天下无难事

杜家运 发布时间:2018-10-30 09:42:00来源: 西藏日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如同人们吸取的空气、水分、阳光一样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成就事业的重要途径。究竟怎样读书,方法不必千篇一律,但在多年的读书实践中,给我最大的体会和感受就是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勤读、勤思、勤写、勤用,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持之以恒。

勤读是掌握知识的首要前提。俗话说得好:“一勤天下无难事”。纵观上下五千年,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之所以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超群智慧,究其原因都离不开勤奋读书。世纪伟人毛泽东无论是在长征的马背上,还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勤奋读书学习从不间断,最终成为杰出的军事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今,在新时代,惟有勤奋读书、学而不厌、千锤百炼,方能在读书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

勤思是消化知识的核心和关键。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既学又思,是名人成功的经验。清代著名学者焦循,总结自己一生的成就,认为得益于八个字: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俯而读,仰而思”。人们在埋头读了一段时间书以后,就应抬头思索一番,只有经过仔细思考、反复琢磨,才能领悟书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勤思是创新的必要环节,思则聪、思则通、思则新。通过勤思,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断转化为开拓创新的智慧。

勤写是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即使满腹经纶,但不善于表达,终究无益于自己和社会。一个懒得动笔的人是很难学有所成、发挥作用的。勤写出成果,勤写多贡献。古今中外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和勤写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唐代诗人孟郊说得好:“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这个“炼”字突出表达了读书人在学习上要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真知的道理。知识就像撒落在千沟万壑中的一颗颗明珠,只有用勤写这条线,才能把它们串联起来,日积月累,越串越多,越串越长。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知行统一”历来是国人所崇尚的优良传统,只有进入具体工作,精神力量才能转变为物质力量;只有把书本学习和行为学习统一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立足本职,深入实际,加强岗位锻炼,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把读书学习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为正确的人生态度,外化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正如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所言的那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时光

    独处红尘,想还是不想,庭院静寂抑或烟火人生,都无法放空自己。[详细]
  • 爷爷的家训萦心怀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越过重重山峦,来到雪域高原,把人生的重要足迹深深印在了格桑花盛开的拉萨。[详细]
  • 高原上的格桑花

    CqgNOlq94x-AE1DLAAAAAAAAAAA981.800x532.jpg
    在这里她是高傲的格桑传说,是天上的仙女为抚慰高原的苍凉飘落在冈仁波齐与念青唐古拉的身旁山,群山是另一个婆娑世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