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拉萨映象

李德林 发布时间:2019-08-08 09:33:00来源: 拉萨日报

  拉萨这两个字首次映入我的眼帘是在泛黄的高中历史课本上。在黑白宣纸上,布达拉宫的神奇雄壮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后来,我无意中发现,5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印着巍峨的布达拉宫。她的威仪深深吸引着青葱懵懂的我,当时我就在心底暗暗下决心,以后有机会一定去一睹她的芳容……

  梦幻中的拉萨

  在中学课堂上,我想像拉萨的模样,她应该也像我所在的南方小镇车水龙马、人声鼎沸,那里的人们为了一日三餐早出晚归、疲于奔命;那里的人民也像我们这里的普通群众一样,每天恨不得将晨曦缩短,又将落日拉长,在闹市之中来回穿梭。春寒料峭,依然在田间地头忙于耕织自己一生的期盼和幸福。漫山遍野的牛羊在暖阳中与蓝天白云撒欢,山涧的溪流自由自在地歌唱,蔚蓝色的天空下,藏族群众悠然自得喝着酥油茶。夏天广袤无垠的田野上青稞如饥似渴地吸允大地的乳汁,疯狂生长。绿油油的一片,点绿了高原的仲夏,为这干瘪的高原带来了诗情画意。秋天微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金黄色的麦浪,乡亲们拿过饱食过青稞的镰刀,蹿上蹿下,奔忙在田间地头,丰收的喜悦挂满农民纯朴善良的脸庞。冬天绵延起伏的山峦一片白雪皑皑,西藏像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中一颗耀眼的蓝宝石,好似撞入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般。

  初次看到拉萨

  金色的九月印染了花样的年华,我背负着沉甸甸的梦想,从江南水乡奔赴高原求学,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既心有余悸又充满憧憬。

  从贡嘎机场出来,火辣辣的阳光向我重重地砸来,头晕目眩。在刺眼的阳光下,一个开机场大巴的藏族司机在10米处笑眯眯地向我挥手,示意可以坐他的车前往市区。不到20分钟的时间,大巴就挤满了来去匆匆的行人。搭上疾驰的客车,行驶在宽敞的机场高速上,一路土黄土黄的山峦让我心生凉意,同时又让我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这个季节正值农忙,透过车窗,一垄垄的青稞地在我面前摇晃,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一茬茬沼泽地上,成群结队的黄鸭在蓝汪汪水面上欢呼雀跃,幸福的欢声笑语荡漾在空旷的原野上,好像在列队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

  行驶大约50分钟左右,客车驶入市区的环城公路上,我向藏族司机询问了布达拉宫具体位置。他笑着对我说:“再过几分钟,我们的车会从布达拉宫前面经过。”

  果不其然,当客车行驶到广场前,布达拉宫就巍然矗立在半山腰上,砖红色和白色镶嵌,相得益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客车碾过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不一会儿,布达拉宫就消失在车窗外。我对拉萨的映像原始于对布达拉宫的记忆,她的高大、挺拔,砖红色的宫墙深深烙在我的记忆里,像夜晚的风铃,永远在我的脑海中摇曳。

  身临其境的拉萨

  来到拉萨,在西藏大学修整了一天。第二天在室友的带领下,在拉萨周边随意逛了逛,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可预知的未来,心里忐忑不安,更加思念家乡。

  斗转星移,逐步加深了对这片神奇土地的了解,这里的风土民情像吸铁磁一样深深吸引着我,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探寻的冲动。

  大学四年时光给我留下了痛苦,也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我四年的青春在这里燃烧,度过了我人生懵懂无知的青葱岁月,大脑里塞满了对拉萨的回忆。因为四年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的缘故,在知识的浸润下,使我对拉萨历史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在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下,我对这里的历史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积淀,慢慢地,觉得越发喜欢这片天高厚土。我不再简单肤浅地认识拉萨,而是学会了以不同的视角解读这里的人和事,我打心眼里明白,要真正读懂拉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一切都只是起步而已,还有更遥远的路等待我用一生的时光去慢慢跋涉,而这一切将会不断增加我的生命底色。

  大学毕业时,有的同学选择返回内地工作,有的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有少数选择出国留学,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西藏,这片我热恋的土地。

  回望思念的拉萨

  在拉萨走过七年的幸福时光,时过境迁,我已由一个青涩的少年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当然,随着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拉萨城市繁荣发展。拉萨柳梧新区、教育城在时间的冲刷下,一座座高楼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八廓街上小商贩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摩肩接踵的游客一边游拉萨古城,一边购买心仪的藏式挂件。虽然这些已成为回忆,但一切仿佛刚发生在昨天。随着拉萨的城市发展,八廓街上的小商贩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八廓商城,古韵斑驳的八廓街见证着拉萨的文明进步。

  有很多人对我说:“现在的拉萨就像原先的丽江,越来越世俗化。”我对他们说:“一个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诸多的阵痛和改变,拉萨也不例外。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无知懵懂的少年时光,也要经历成熟稳重的中年,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一座城市发展的进程。”

  当时光的藤蔓爬满光阴的故事,站在拥有13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我无比自豪。你要是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会告诉你:“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金银滩: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诞生的地方

    这里曾是军事禁区,没有名字,数字“221”是它的代号。这里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此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这里,是中国原子城。[详细]
  • 【照片背后】唐召明:大雪无情人有情 我随“神鹰”来救援

    简单的黑白照片,记录的不仅是一次任务、一场灾难,更是摄影家唐召明一段难以忘怀的精彩记忆。灾区传来一封封特急电报,火速传到那曲、拉萨、北京,通过广播、报纸,雪灾的消息传遍全国。[详细]
  • 中国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

    中国道路,始终坚持“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开创者、设计者、动员者、领导者,党的领导和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组织力量,是保持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保持中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