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改革•产业发展之路】让藏纸“走出深闺”

孙健 发布时间:2018-04-25 09:1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藏纸,是一种传承千年、独具特色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以瑞香狼毒、沉香、山茱萸科的灯台树、杜鹃科的野茶花树为主要原料,经过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根据原料品质的差异,制成各种不同用途和等级的藏纸。藏族造纸工艺兴盛时,不仅在西藏得到全面推广,还传入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

图为制作藏纸的原料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藏纸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过困境,但“饱经沧桑”后,藏纸产业迎来了“春天”。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的兴起,就是藏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彩泉公司的原董事长强巴遵珠,是藏纸产业传承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如今,强巴遵珠的儿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藏纸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传统藏纸制造过程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等因素,受到现代造纸工业的冲击,从事和学习藏纸制造的人越来越少。爸啦(藏语意为父亲)是一位藏族传统手工艺爱好者,眼见藏纸工艺陷入困境,他深感遗憾,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保护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强巴遵珠的女儿丹增曲珍回忆说。

1990年,强巴遵珠开始带领一帮人前往拉萨市尼木县、林芝市朗县、昌都市芒康县等地,遍访民间造纸高手,拜师学艺。为了学好藏纸制造技艺,他不仅跑遍全国,甚至走出了国门。在四川甘孜德格印经院,他仔细考察当地藏纸制作工序;远赴尼泊尔,他同当地造纸艺人交流心得。“当时藏纸生产的效益非常低,很多人不得不放弃生产。爸啦便自己出资,请求各位藏纸手工艺者一定要将这门手艺继续下去,爸啦的真诚让很多藏纸手工艺者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丹增曲珍为父亲的这份执着感到无比骄傲。

1993年,强巴遵珠把数名老艺人接到拉萨住下来,一起切磋交流,终于整理出完整的藏纸工艺流程。此后,强巴遵珠开办了拉萨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艺研发中心,对几种比较重要的造纸工艺重点学习和保护,收集了不同的藏纸原料,聘请了有丰富藏纸造纸技术经验的老技师,开始进行实际造纸生产。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藏纸技艺走出了“深闺”。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巴遵珠也成为了藏族造纸技艺传承人之一。2011年拉萨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艺研发中心被选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在国家大力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政策支持下,藏纸产业迎来了“春天”。

“被确定为藏族造纸技艺传承人的时候,爸啦特别开心,他觉得藏纸产业发展的好时机终于来了。”爸啦欣慰的样子,丹增曲珍仍然记忆深刻。

图为用藏纸制作的灯笼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在强巴遵珠的带领下,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艺研发中心除了保护传承传统藏纸制造技术,还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种档次的藏纸,比如藏历用纸、公文用纸、寺院修学印经等用纸、重要药方用纸、印鉴用纸等。这些藏纸质地优良,造纸原料选用本年度的植物,因为用隔年的植物原料纸张会变黄。同时可以按照各种需求制造薄厚、宽窄各异以及带有图案的彩色藏纸。此外,彩泉还创新研发了兽皮纸、树皮纸、绸缎纸等50多种新型产品,西藏大学师生及西藏的艺术家、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也大量订购并使用了藏纸新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彩泉的工人们还制作出多种藏纸工艺品,如笔记本、灯笼、风筝、收纳盒、相册、面具、吉祥挂件等,这些纸制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大放异彩。

图为彩色藏纸工艺品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强巴遵珠的儿女继承父亲的事业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一步推进藏纸生产走向产业化。原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艺研发中心更名为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公司不仅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活动,还多方寻找合作方,希望藏纸生产能与其他产业结合,走出新路子。如藏纸具有防潮的特点,可以加工成壁纸,进入南方市场。同时,他们还尝试寻找新的制作原料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藏纸技艺不但得以保护和传承,而且已经“走出深闺”,进入市场,走上产业化道路。近年来,藏纸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受到了本地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有些产品还销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强巴遵珠希望藏族手工艺品“走向内地,走向世界”的愿望终于实现。(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