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守护“城市氧吧” 让“肺”自由呼吸

贾华加 发布时间:2018-07-26 13:5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露天烧烤没了、公交车变成了环保车、燃煤炉子换成了天然气……到了拉萨,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天蓝、地绿、水清;走上拉萨街头,你才能亲眼目睹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稳定良好,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改善生态作为根本方向,把做强产业作为强大活力,把保护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基本任务,依法治林、治草、治地,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在城关区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大力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民群众。


图为拉萨鹏矗生态园内,人工种植的树木已经焕发新绿。来源:中国经济网

  荒山变绿林

  城关区借鉴南山植树造林经验,在夺底乡吉苍山、普布觉山,布达拉宫正北面即“北山”实施“树上山”试点。投资6870.96万元,完成工程区红线面积1033.5亩,水系全覆盖,造林面积400亩,主要种植云杉、油松、雪松等各类苗木17.75 万余株。

  在夺底乡维巴村吉苍山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投资4435.3万元,造林141亩,主要种植云杉、油松、雪松、红叶石楠等各类苗木1.8万余株,着力打造精品林。

  城关区结合实际制定了《2017年城关区雨季造林实施方案》,于2017年8月底消除全部285户“无树户”,率先完成在西藏消除“无树户”的任务。

  投资1360万元实施义务植树,共种植75292棵株,主要树种有柳树、杨树、榆树、雪松等。

  夺底沟国土绿化工程已完成种植70212株,工程总面积达459亩,总投资2446.1万元(一期工程)。

  开展生态文化村建设,城关区白定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实施“净土”“净空”“静音”“净水”工程

  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目前,城关区有130多人投入到全面普查工作中,现已完成入河排污口、生活源锅炉、工业企业等清查建库工作。

  对纳金乡嘎巴村辖区范围内27家石材加工厂进行摸底统计,开展整治工作,目前共处罚17000元。

  对辖区内散煤零售、加工点进行关停整治。

  城关区4个乡8个街道办、51个村(社区)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乡(街道)、村(社区)”,目前正在申报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区)”。


图为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成为“拉萨之肺”

  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投入项目资金1.5亿元,实施了拉鲁湿地一期、二期保护工程,并将陆续投入7亿元继续开展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区项目。

  通过土地征收、生态搬迁、生态恢复、“三渠一河”综合治理、禁牧等,特别是2015年实施中干渠防渗工程和北干渠综合整治工程以来,拉鲁湿地北面536亩的沙化、干化土地得以补水,湿地水域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由343.82公顷扩大到457.3公顷,平均水位由30厘米上升到33厘米。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保护项目的实施,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边缘植被覆盖率迅速加大,湿地内水生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大量增加。目前,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332种,陆生野生动物43种、水生野生动物152种、昆虫101种,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高山蛙大量生活在湿地内。


图为秋季的拉鲁湿地上空水鸟自由飞翔。

  据了解,拉鲁湿地内夏季氧气含量约80%,冬季也高于城区同期水平约10%,使拉萨市的供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高原缺氧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了周边区域中空气中的水分,改善了拉萨市区的气候、净化了环境,有效地调节了拉萨市区的生态平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拉萨之肺”“拉萨氧吧”。(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