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高原五月,天高云淡。
行走在提档升级后的林芝城区尼洋河畔,赏碧水雪山,感受一条景观大道如何串联山与水、贯通古与今、惠及人与城;透过嘎拉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体验工布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去往墨脱高颜值天然氧吧,跑步健身游玩赏景,于城市中心亲近大自然……
近年来,林芝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创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定位,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着力推进“旅游+”“+旅游”深度融合,推进生态、文体、乡村振兴与旅游相融合,发挥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催化、提升作用,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全面增强,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满足居民和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林芝市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自驾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
文体与旅游相融合
工布原乡景区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该景区以展现世界唯一工布藏族特色文化为主题,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手段,以寺庙、花谷、果园、非遗、特色民俗、文化演艺为核心产品体系,是一个集休闲体验、民俗体验、文化演艺、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住宿、运动康养、研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景区,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我们从成都自驾过来,在网上看到这里可以体验工布特色文化,我们也想感受一下。”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陈理告诉记者。
近年来,林芝市依托工布文化、娘布文化、塔布文化、珞隅文化、门巴文化、藏医药文化资源宝库优势,着力在挖掘提升、传承创新上下功夫,将厚重多元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讲好林芝故事,传播林芝声音,开发再现、活化、衍生等系列主题旅游产品,让文物“动”起来、经典“活”起来、传统“演”出来。
同时,林芝还立足特殊的高原气候和地貌地形特点,发展时尚健康户外旅游。集中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开发徒步、探险、越野等系列户外体育运动旅游产品,争取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和高水平单项赛事落户林芝,建设一批国际一流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
生态与旅游相融合
近年来,林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打造地球全谱系生态文化旅游景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米林市境内的索松村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北岸,是观赏南迦巴瓦峰日落的最佳方位。这座小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每年春季,桃花盛开,伴着周边的江水、雪山,美不胜收。
近年来,随着林芝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索松村“两委”依托村子附近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模式,按照生态致富的原则,围绕“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的要求,突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生活富裕”四大关键,致力把索松村打造成独具特色、极具魅力的生态旅游村。同时,米林市委、市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崎岖的山路变得平坦了,桃花漫山的美景也传遍网络,村民们竞相开起了家庭旅馆。
同时,林芝还配套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民居风貌集中整治,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生态无害化处理。
乡村振兴与旅游相融合
傍晚时分,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的结巴村开始热闹起来,游客们或在茶馆闲谈,或在村子周围拍照片,或跟着村民学跳锅庄……面对这么欢快的场景,民宿老板罗布告诉记者:“原先村民们只知道巴松错景区离村子近,但是那时,村民们思路尚未打开,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政府提供了优惠的贷款政策,鼓励大家办民宿、开茶馆、卖土特产。渐渐地村民们开始转变思想,家家户户都经营起了自己的生意,现在我们的收入比以前可观多了。”
结巴村由于地处偏远,前些年,通往外面的路也坑洼不好走,村民几乎都是靠种地、放牧和跑运输为生。如今,结巴村依靠巴松错的旅游资源优势,乡村旅游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家的客栈有10间房16个床位,都是自己家人在经营。在家门口就能致富的日子,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罗布笑着告诉记者。
近年来,林芝市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制定全市特色旅游示范村、家庭旅馆、民宿建设规范和服务等级标准,规范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实施乡村旅游品牌工程。鼓励支持传统村落、田园综合体等创建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改善游客接待、停车、通讯等基础条件,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名镇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规划建设管控,保持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延续传统空间格局,构筑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