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西藏昌都波罗乡“木刻古村”:刻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10-31 08:55:00来源: 新华社

  一手紧握刻刀,一手托住木板,刀起刀落间,木屑剥落,一件件样式精美、色泽莹润的雕刻成品跃然眼前。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外冲村,“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泽培正在认真指导学徒制作木刻。

  2008年,“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60岁的泽培,从12岁开始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是家中第九代传承人。据泽培介绍,波罗乡的刻版制作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波罗乡是西藏较早开始雕版印刷的地区,主要产地外冲村被誉为“木刻古村”。


泽培正在制作木刻(2023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邵泽东 摄

  波罗刻版制作并不容易,包括切割、晒油、加固等十多道工序。泽培说:“我们一般选用优质的红桦树,必须要耐磨、没有裂缝。正式刻制时,每一个字都必须与模板相对应,不能跑偏、变形。要想雕刻好,需要熟练掌握藏文书法等相关知识。一个字刻坏了,整个作品就毁了。”

  曾经的外冲村,因基础设施不完备、木刻工匠分散无组织、手工艺品销路窄,导致非遗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掌握这一情况后,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驻村工作队动员组织群众成立木松民族手工艺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援建面积1400余平方米的工作车间,并帮助寻找销售资源。以泽培为代表的传承人也获得了外出学习的机会,经过培训研讨,他们的木刻技艺不断精进。

  在多方的努力下,外冲村刻版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近五年来,外冲村与社会各界达成的订单总额超过一亿元。


木松民族手工艺公司的工人正在制作木刻(2023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邵泽东 摄

  如今,刻版产业已成为外冲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刻版产业年创收200多万元,从事木刻的工人们,每月收入可达6000元。

  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拥金卓嘎是从外乡慕名前来学艺的,她告诉记者:“在这里能学到宝贵技艺,收入也不错。刻版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同时做些其他事情,我很喜欢在这里工作。”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外冲村村民正在用刻版技艺制作更多种类的文创产品,尝试开发网上销售的渠道,与藏香等特色产业抱团发展。外冲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宇说:“我们正积极打造‘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品牌,以峡谷风情游等项目为支撑,加强刻版遗迹保护,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俯瞰外冲村(无人机照片,2023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聂毅 摄

  “村里的房子越建越好,来我们这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很高兴看到刻版制作技艺帮助大家学习到了知识,增加了收入。我要趁着视力还可以,尽可能多教几名徒弟,让村民们能够依靠这门手艺过上更好的生活。”泽培说。

  刀木之间,更多的“泽培”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将木板上的精美图案刻画成现实中的美好未来。(记者刘文博、关明辉)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天高云淡观珠峰

    W020231030340782738993.png
    深秋,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天高气爽,游客前来观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详细]
  • 西藏江达:秋日雪巴沟

    W020231030345746305278.png
    雪巴沟风景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海拔约3700米。景区内不仅有奇特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详细]
  • 藏东猴趣

    W020231030338413549950.png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夏乌村附近的317国道旁,有一片藏猕猴保护区,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