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古道藏茶】一方水土,演绎南路边茶传奇

发布时间: 2024-05-06 09:11: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一条古道,以茶马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文化交融之路享誉于世。

  一处驿站,因茶马古道而兴盛,又因古道没落而沉寂。

  一方水土,勾勒出历史的轮廓和线索,演绎南路边茶的不朽传奇。

  由汉至唐,再向宋、元、明、清,千年跋涉,古道漫漫。茶马古道川藏路的密林中,一队队马帮驮着茶包逶迤而行……


茶马古道荥经段的忠孝桥(维修后) 摄影:易文文

  清朝时,随着茶马古道和茶马司的兴起,四川逐步形成了西路边茶和南路边茶两大品牌,其中南路边茶东起雅安,经康定、理塘、巴塘等川边重镇进入西藏芒康、左贡到昌都,再从昌都运往拉萨等地。

  荥经地处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中部,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自古以来就同西藏有着密切的联系。17世纪初,清朝设厂加工制茶,以雅州(今雅安市)为中心,生产销售到康定、西藏等地,地处雅州的荥经成为南路边茶的重要产地之一。

  荥经雨雾充沛、山高林茂,孕养了南路边茶的天然有机原叶,茶叶质量优质,肉头厚、体分重、口味纯、耐浸泡。用其茶叶制作的藏茶不仅口感独特,更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荥经边茶主要有康砖、金尖、金仑、金玉、细芽、毛尖六个品种,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荥经茶叶是南路边茶的经典。

  在雅安与荥经之间的飞龙关下,有一处古镇名为新添,是明朝时设置的一个驿站。新添驿站虽为官设,但古道上的马帮和背夫也都会选择在此处停留休息,只不过石板长街上干净舒适的旅店不是他们的住处,偏僻简陋的脚店才是他们的栖身之所。   


茶马古道新添驿站碑 摄影:易文文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011年到新添古镇时,就遇到几位“背二哥”(背夫),他们是生活在新添古镇的最后一批背夫。新添老街的周大爷家里世代从事马帮行业,在他的回忆中,背夫一般都是穷苦人出身,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背茶。在茶马古道上跑活计不仅非常辛劳,一路还很不太平,只不过相对于其他货物,背运茶叶比较安全,因为棒客(土匪)们不喝茶叶。另一位老背夫彭大爷从15岁时开始背茶,常常是十几人一同出行,从新添到康定要走上25天的脚程。背夫们都不穿布鞋,穿的是一种叫作“蛐蟆子”的草鞋,因形状如同蛐蟆(蛤蟆)而得名。背货出发时每人都会背上一小捆稻草,草鞋烂了就会利用休息时间现编现用。有一年,彭大爷穿着“蛐蟆子”在古道上走了五六个来回,双脚在冰天雪地里被冻伤得厉害。

  在西藏昌都牦牛毛帐篷里,藏族群众为远道而来的马帮客人端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和揉好的糌粑;在雅安一带,采茶、揉茶、蒸茶、晒茶,打包……一道道工序,一场场劳动,一次次贸易,把川藏两地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刘志扬在《边茶贸易与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文提到,在延续千年的边茶贸易过程中,围绕边茶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各民族自觉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在各个链条和环节上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商贸活动。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在汉、藏等多民族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语言风格,培养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马帮精神,共同构成了西南茶马古道上流动的文化载体。岁月远去,马帮与背夫早已消失,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永远的身影——他们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用浸满血汗的脊梁托起了茶马古道,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商贸之路。   


茶马古道上背夫们所穿的“蛐蟆子”和鞋爪子 摄影:易文文

  可以说,边茶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是一部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清代的团茶、布达拉宫发现的170多年前生产的“仁真杜吉”古藏茶、20世纪60年代荥经茶厂生产的“民族团结”牌康砖、姜氏古茶与布达拉宫联名推出的珍品茶叶……不同年代的南路边茶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向我们呈现出南路边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朽的文化价值。

  如今的新添古镇已铺设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坚固宽阔的水泥桥代替了铁锁桥,保留原貌的传统村落和桥对面的崭新民居形成鲜明对比。茶马古道的繁盛,让一处驿站发展成为一个古镇,伴随古道衰落,昔日繁华的古镇又归于沉寂,仰卧于山水之间,静静地凝视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正如诗人萱歌写道:千百年来,你在春天杀青,你用四季揉捻,经过风雨,经过寒冬,经过花儿盛开的峡谷,沿着崎岖的川藏古道,无数次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用血汗与泪水书写生命的悲喜。

  如今,南路边茶继承祖辈历经沧桑的信念,再一次从严道古城荥经出发,进一步读懂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脉,更好延续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谊。(中国西藏网 文/易文文 张宇 张萌萌)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