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旅游旺季将至 西藏文旅服务备受关注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11:00 来源: 西藏日报

  6月的西藏,气候温暖宜人,许多游客都会选择这个时间段来西藏旅游,这时西藏将迎来旅游旺季。而每一个旅游旺季的来临,则是当地文旅部门最忙碌的时段,除大美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文旅市场和旅游环境、优质的旅游体验感才能构成游客满意的文旅大环境。

  旅游旺季将至 文旅部门“费心思”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旅游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旅游相关行业的优化等,为提升游客旅游的体验感,西藏文旅部门联合多个执法部门,持续对西藏旅游市场开展不定时检查。从旅行社到景区、从酒店住宿到黑车整治,重点对旅行社、酒店、旅拍店等行业开展检查、处理纠纷,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乱象。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拉萨市旅游发展局于近期公示了优质旅行社和投诉前十旅行社名单,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市民、游客停车难及如厕难问题,拉萨市旅发局、拉萨市农业农村局、拉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停车位及卫生间,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不断优化全域旅游环境。

  旅游乱象何时休?

  “诗与远方”需多方守护

  随着各项旅游条例的完善,大多数旅行社都能做到合法合规经营,但仍有部分旅行社违规经营,损害城市形象。记者从拉萨市旅游发展局了解到一些案例,如西藏某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不规范,在包价旅游合同里未载明《旅行社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事项,被处罚20000元。另有某旅行社存在虚假宣传、签订旅游合同不规范,旅行社被处罚20000元,处罚旅行社直接责任人2000元。西藏1名导游在带团过程中态度恶劣、谩骂游客,被处罚2000元。

  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导致很多低价团的出现,而低价团对于游客的旅游体验无法进行保证。本报热线0891-6970000曾接到游客投诉称,其在旅行途中因高反导致退团后,被司机丢在了日喀则不闻不问,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坐火车返回拉萨,退费解决后,旅行社也向记者“吐苦水”,其表示西藏的绝大部分旅行社的旅游用车都由固定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旅行社无法自己配备旅游车,也无权管理第三方公司旅游车司机的行为。

  在旅游地购买特产及文创产品、品尝当地美食、体验特色民俗文化等也已成为人们旅行的必要行程。像西藏这样有着民族特色的地方,拍一套藏装艺术照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如今,成熟的旅游市场环境,给旅拍这类旅游新业态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土壤。但随之而来的拉客、抢客、低价恶劣竞争的行为也引人深思,种种旅游乱象的衍生因素复杂,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完善条例、整治违规行为的同时,也需要旅游从业者齐心协力,端好“旅游碗”才能吃好“旅游饭”。

  规范经营行为

  成为市场治理关键环节

  “五一”期间,记者跟随拉萨市旅游发展局前往布达拉宫、八廓街等景区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发现,布达拉宫广场前拉客现象严重,时不时有人走到游客身边小声说:“拍照吗?藏装旅拍。”他们看着像游客的人便凑上去询问。记者在走访布达拉宫附近的藏装旅拍店时发现,多数商家拍摄一套藏装艺术照只要199元、299元,更有甚者只要99元,商家之间的低价竞争会让旅游行业难上加难。

  此外,尾随兜售、强买强卖乱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文旅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我们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修订《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为打击尾随兜售乱象提供法规依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执法监督处相关负责人原晓嵘说,“同时,我们持续压实属地政府联合执法职责,与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各类专项整治密切结合,形成长期打击尾随兜售的态势,并继续发挥属地景区等旅游企业的主动作用,打击尾随兜售乱象与景区秩序管理同步进行。”

  据了解,2024年1月1日至5月16日,全区共受理旅游投诉2602起,受理旅游咨询2395起,涉及退赔金额748251元,出动执法检查2229人次,作出行政处罚3家次,处罚金额44000元。规范经营行为已成为旅游市场治理关键。“目前,文旅市场存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尾随兜售、同团不同价引发的价格纠纷。”原晓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文旅厅联合多个执法监督部门对西藏文旅市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借助相关行业协会对文旅行业进行约束,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今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执法监督处已对投诉较为集中的20家旅行社进行诫勉谈话,要求相关旅行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业务经营,提升游客满意度。监督、检查、处罚是规范文旅行业经营行为的手段,也是保障正规文旅商家良性经营的办法,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更能提升游客满意度。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强源头治理,做好文旅市场督导检查工作,营造稳定、有序、健康、安宁的文旅市场环境。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