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迎巨变 巴蜀气象新——回望“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
十年,想要忘却而又时时记起的,一定是刻骨铭心、感天动地的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亿万中国人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
这几天,前来“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为遇难者献花祭奠的人越来越多。漩口中学大门处的纪念雕塑上,时间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十年过去了,我们专门从成都赶来缅怀在地震中的遇难者,看到当年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希望灾区群众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来自成都的李江兰一行四人自驾前来为遇难者献花。
十年,是时间的跨度,是奋斗的历程,是重生的足迹。经过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发展振兴,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巴山蜀地发生历史性改变。汶川、北川、青川……39个重灾县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精神生活等都迎来巨变。
2017年地震灾区39个重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是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如今的地震灾区实现了浴火重生,龙门山脉城镇村落美丽和谐,焕发出勃勃生机。
奠定跨越发展的振兴动能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立夏刚过,巴蜀大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春耕。北川县禹里镇三坪村陡坡上的梯田一垄高过一垄,层层叠叠,村民们正在一片核桃树园中劳作。
“这片核桃树是由禹三红高山生态合作社种植的,我在合作社里务工一天可以挣70元,再加上我养的80多只土鸡,现在一年挣得比过去多多了。”65岁的李显军停下手中的农活,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公路,“地震后,公路直接修到了我们村里,家家住新房,户户通水电,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禹里镇党委书记徐进介绍,震后,全镇26个村房舍尽毁,道路全部损坏。现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甚至通到了不少村民的院坝里。“如今全镇不仅发展起高山蔬菜、水果和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而且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今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
地震,震毁了北川,但重建又兴盛了北川。现在,北川县已建成中羌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基地75万亩,第一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增长4.4%。“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带动总共20384名贫困人口中15686人增收。各类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推广“村集体+种养大户”等“六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310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标。
北川之变就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之变。通过重建,城乡面貌更新,基础设施改变,产业兴起,生态改善,巴蜀处处生机盎然,发展动力十足。
什邡市震前是四川的十强县,地震让其经济遭受重创。十年来,什邡市坚持绿色发展,将106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把65家问题企业和101条落后生产线关闭淘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8.32%。在北京市对口援建中,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什邡经济开发区。什邡市2017年GDP总量达到284.7亿元,是2008年的3.1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亿元,是2008年的3.6倍。
四川明日宇航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通过北京对口援建落地什邡市,现已成为国内拥有高端制造设备规模最大、专业最全、产品种类最多的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民营企业。公司不仅带动了整个产业协同持续发展,还解决了当地3000余人的就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255人,为什邡乃至德阳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年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始终把发展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明显增长,灾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凝聚起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
走进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绿树掩映、花草环绕,民居白墙上,处处可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年画。年画街坊、年画广场、民间年画艺术馆、二十四孝雕塑群等旅游景点分布其间,形成了完整的以绵竹年画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落。
地震前,年画村年画绘制家庭作坊只有几户,现在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有1500余人,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十年前,村民一年通过画年画的收入仅有一两千元,而现在每年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呢!”村民刘庆说。如今的年画村,正依托年画文化,结合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打响了“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于2011年成功创建4A级景区。
从年画村辐射出去,绵竹市挖掘以绵竹年画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加强年画创意产品开发。随着年画村的打造、年画博物馆的建立、年画超市的兴起,绵竹年画年销售额达到3000余万元。
在发展振兴里找到文化振兴之路,用文化振兴凝聚精神力量,这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走过的特有之路。
北川老县城由于在地震中破坏极度严重,震后异地重建新县城。走进新县城,极具羌族地域风情的房屋鳞次栉比,坐落在县城中轴线上的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巴拿恰因其独特的羌族风情而享誉省内外,各类民俗手工艺店和土特产品店里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北川羌绣非遗传承人何国良在地震后选择回到北川,通过利用羌民的传统技艺,组织和培训农户生产自救。他不仅带动了400余名妇女就业,更为传承、传播、发展羌绣作出了贡献。他们公司生产的羌族服饰、民间手工艺美术品、装饰品等产品已经远销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丰富产品和拓展渠道,现在我们生产的羌绣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特别是服饰、工艺品和饰品等都是市面上的抢手货。”何国良说,他和所有的北川人都深信,只要坚强努力,日子总会一天天变好。
十年来,灾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灾区涌现出绵竹年画村等一大批特色生态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地震重灾区6个市(州)所辖的95个城镇为重点实施“百镇建设行动”,灾区一批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工业、商贸小城镇,并成功申报全国重点镇。
防灾意识广泛增强
强天林在地震中被一名军人救出后便坚定了从军的理想,如今的他已从军校毕业步入军营,还加入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受灾严重的映秀镇居民黄学芳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的她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为游客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可乐男孩”薛枭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可口可乐博物馆,继续用微笑向参观者传递乐观的精神……如今,灾区人民心怀感恩,继续传承发扬着抗震救灾精神,努力回报社会。
十年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不仅彰显了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四川省社科院震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南山表示:“灾难一旦发生,国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级救援力量和救援资源都能迅速投放到灾区,并保证志愿者、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协同作战,促进灾区有序、高效地开展抢险救援。”
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将迎来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南山说。
经过十年努力,四川省防灾减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已有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各市(州)、县(区)现有储备库(含租赁、临时仓库)共计190个、20余万平方米,全省共有救灾物资储备点1210个,基本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此外,汶川还建立了完善的地震预警预报体系,在全国首创开通了电视地震预警系统,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试验站。在都江堰市建成了集公安天网、气象系统、防汛系统、国土信息平台等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健全防震减灾“三网两员”群测群防体系,开展综合应急演练4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