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改革先锋风采 > 新闻聚焦

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的环保卫士

孙健 发布时间:2018-12-20 16:1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杰桑•索南达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位可可西里的灵魂人物,再一次走进亿万国人的视野。

  图为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原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 图片来源:直播页面截图

  索南达杰,1954年出生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后,索南达杰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生活的机会,毅然回到养育他的故乡,立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治多草原。他曾在治多县民族中学任教,辛勤培育下一代,被学生和家长称为好园丁、好老师;曾担任治多县教育局副局长,为发展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日夜操劳,并做出了显著成绩;也曾在治多县索加乡任党委书记,足迹踏遍了索加乡的山山水水,为改变索加乡的贫困面貌付出了大量心血。

  只盯着牛羊屁股,翻不了身

  “索南达杰从小失去了母亲,藏族的游牧乡村文化温暖了他。草原上的牧人们对他有恩,所以他做了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回报自己的家乡,他是知识分子和传统牧人的结合体。”索南达杰生前秘书、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扎西多杰曾回忆说。


图为索南达杰纪念碑。图片来源:中新网

  1985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大雪吞没了整个青南草原,大批牛羊冻饿倒毙在雪地上。被大雪围困的牧民群众企盼着救援。当时还是县文教局副局长的索南达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带领一支背负救灾物资的救援队伍,顶风冒雪赶赴离县城最远、受灾最重的索加乡开展抗雪救灾工作,解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大雪围困、生命危在旦夕的牧民群众。

  1987年,杰桑•索南达杰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号召,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告别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自愿到距县城250多公里、条件最艰苦的索加乡担任党委书记。“他来到索加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里的人,只盯着牛羊屁股是翻不了身的,单纯靠传统的草地畜牧业没办法富起来。”扎西多杰回忆道。


图为索南达杰保护站。 图片来源:中新网

  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地区,平均海拔5300米,90%以上的地区属常年冻土和冰川,寒风凛冽、氧气稀薄,被人们称之为“无人区”。但是这里也同样充满着盎然生机,不仅有大片可开发利用的草场,丰富的沙金和盐湖等矿产资源,而且还是列入国家保护的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盘羊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的天然乐园。1992年7月,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可可西里地区的草场、矿产和野生动物资源,经上级批准,索南达杰在治多县成立了西部工委,专门负责管理此项工作。

  可可西里的枪声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是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藏语为“美丽的少女”, 这里被公认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也是人类生命的禁区。


图为藏羚羊。 图片来源:人民网 摄影:姜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金钱的诱惑下,大批非法采金者、狩猎者不断拥向可可西里地区,使这片沉睡的土地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少数不法分子夏天到处乱采乱挖,破坏了那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冬天则荷枪实弹,开着车到处捕杀野生动物,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藏羚羊的底绒细软至极,可以做成质地极佳的织品。一种叫做沙图什的藏羚羊绒毛织成的披肩,价值不菲,在西方大受欢迎。资料显示,织一条女式披肩需要大约300克到400克藏羚绒,相当于3只藏羚羊的绒;而一条男式披肩则需要5只藏羚羊的生命。在暴利的驱使下,大批藏羚羊被残忍猎杀,非法盗猎猖狂至极。历史记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遭受猎杀后藏羚羊数量骤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逐渐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


图为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图片来源:中新网

  面对无法无天的盗猎者,索南达杰曾感叹道:“这里不是无人区,而是无法区,这里迟早要死人的。”据了解,索南达杰和西部工委其他同志一起,先后12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实地勘察和巡视,查获非法盗猎团伙八个,收缴各类枪支25支,子弹万余发,各种车辆12台,藏羚羊皮1416张、沙狐皮200余张,没收非法采金费四万元,为保护国家利益、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为保护藏羚羊,索南达杰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他去世时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整个人都冻硬了。”

  自有后来人

  索南达杰的牺牲,唤起了更多人对保护藏羚羊的重视,也唤起了大家对可可西里这个地方的认识。1995年,青海省政府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6年5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1997年,可可西里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索南达杰牺牲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立志要完成索南达杰未竟的事业,保护藏羚羊以及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扎巴多杰主动辞职,要求到西部工委,并组建反盗猎队伍——“野牦牛队”,直到离世一直致力于打击偷猎活动。“野牦牛比较温顺,而且能吃苦耐劳,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脾气,一旦有人侵犯了它的领地,它就会反抗。我们取名‘野牦牛队’,就是要警告那些盗猎分子,不能破坏这里的一草一木。”


图为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在辽阔的可可西里土地上觅食。图片来源:中新网

  自1995年成立到2000年,“野牦牛队”巡山上百次,抓获盗猎藏羚羊团伙92个,收缴藏羚羊皮八千多张,这几乎占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全部藏羚羊反盗猎成绩的一半。与此同时,全国有众多志愿者开始关注可可西里,关注环保,有了第一批志愿者远赴可可西里进行志愿活动。三江源地区也被确定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自索南达杰开始形成的“生态保护坚守精神”代代相传。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2017年,在青海“生态之窗”的巨大屏幕前,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腹地尽情奔跑。2018年11月,杰桑•索南达杰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已故24年的索南达杰荣获“改革先锋”的光荣称号,这是党和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这位守护可可西里的壮士成为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