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玉麦乡长啥样?
最近,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并收到习主席亲切回信的卓嘎姐妹和她们的家乡玉麦,又一次成为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焦点。她们一家几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国人的心。笔者翻阅旧书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99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报社副总编辑宁世群先生,曾经亲身到过这个偏僻的小乡,对卓嘎姐妹一家进行了采访。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报道,发表于《中国西藏》杂志1994年第5期上。
1994年,玉麦还不叫玉麦,而是玉门,或许是译音转写的缘故吧。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乡,只有一户人家,4口人。这里属亚热带高寒气候,冬天多雪,夏天多雨,是一片茫茫森林,自然景色秀丽。
图为玉麦乡老乡长桑杰曲巴 车刚摄
玉门乡位于中印边界,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这个边境乡是最前线。反击战结束后,这里只有5户人家,20多口人。直到1987年,随着玉门乡外部世界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其中的4户人家陆续迁到交通较为便利的曲松乡,玉门乡只剩下桑杰曲巴乡长一户。曲巴曾当过民兵,是土生土长的玉麦人,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住边守边,一边从事生产,一边固守边防。这一守就是整整29年。直到1988年,县里考虑到老乡长(65岁)年迈,决定让姐姐卓嘎接替父亲,卓嘎就这样成了第二任乡长。
说起新老乡长接任这事,还有一件趣事。当时陪同宁世群先生的隆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加措向他介绍,由于情况特殊,玉麦乡的乡长是由县里任命,不搞选举,而且除了被任命的乡长外,乡里再没有其他干部。因此,就在记者到来前不久,老乡长的小女儿央宗曾到县里,找到县领导说:“爸爸和姐姐都当了公家人(指乡长),生活有保障,今后这个乡长也该轮着当,下一步该轮到我当乡长了。”
当年,宁世群先生了解到,从隆子县到玉门乡,约有16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可通到隆子县扎热区曲松乡;再由曲松乡到玉门乡,就要骑马了,马上颠波近一天才能到达,其间有一座大雪山阻隔。一年中,有长达五六个月被大雪封路,加之地处偏僻,使这个乡长期处在半封闭状态中,与外界的接触较少。曲巴一家以牧业生产为主,兼搞竹编等副业,编织品用马或牦牛驮到山外交易,人均年收入700多元。
图为玉麦乡曲巴(右一)一家 车刚摄
事实上,钱这东西,在玉门乡只是财产拥有的一种象征,因为玉门乡是个半林半牧区,不产粮食,国家每月给这个乡人均供应45斤粮食,乡里也没有学校、医院、供销社等公共服务设施,所有的生活日用品和消费品,都是由家里派人,在春秋两季从县城或曲松乡统一购买,然后用牦牛驮运进来,而曲巴家生产加工的畜产品如羊毛、皮张、酥油及林产品如竹篮、竹筐及其它竹器等,都是由隆子县和扎热区帮助收购和推销。
图为玉麦乡的牦牛群 车刚摄
老乡长曲巴有一个儿子,名叫贡觉顿珠,与相邻曲松乡一位姑娘相爱成家后,迁往女方家曲松乡安家落户。隆子县曾动员贡觉顿珠回玉麦乡与家人共同居住,贡觉顿珠说:“我也想回家与父亲家人一起生活,但我爱人不同意,我不能顾了一个家,丢了另一个家。我在曲松乡已经生活习惯了,回玉门乡会不适应,家乡太偏僻了。”老乡长的二女儿央宗曾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曲松乡结识一男友,1993年其男友外出,因车祸丧生。央宗和他育有一儿,当时已两岁,就是现在玉麦乡的第一个大学生索朗顿珠。
国家给玉麦乡投资4万多元,修建了乡政府,其实也就是曲巴一家的住房,共有6个房间,约120余平方米。国家还在这里投资修建安装了一座电视地面插转台,利用太阳能发电,配备了一部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负责电视接收工作的乡长卓嘎说:“我们一家人住的地方虽然偏僻,但政府给我们安装了电视机,我们一样能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隆子县和扎热区每年部要带上茶、盐巴、糖果等生活用品,到玉麦乡进行慰问,宁世群先生进去之前,也曾有其他记者写了篇反映玉麦乡情况的新闻稿,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居然有几十名青年给隆子县写信,愿意到玉麦乡安家落户,有的还寄去照片,愿与这两姐妹成家。隆子县为此专门再发新闻,说明因为玉麦乡地处边境,不能随便迁入人口,才使这场风波平息。所以说,其实玉麦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因为这守边驻边的一家英雄事迹感动中国。
为了满足玉麦乡人民(其实是一家四口人)的宗教生活,隆子县还完好的保存了位于这个乡的玉门寺。这是一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寺里保存着一些文物。当时寺里没有住持僧人,但曲巴一家经常轮流去寺里朝佛敬香。他们认为,有菩萨保佑,能生活得更安稳。
与玉门乡比邻的印度边民,也偶尔来到这里,与这户人家做些以物易物的边贸生意,但平时往来不多。玉门乡地处边境,交通不便,当年附近尚无驻军,人烟稀少,所以玉门乡的生态环境特别好,漫山遍野的林木,各种野生动植物并存。可以说,玉门乡是一处天然的生态乐园。
图为20世纪90年代,卓嘎(右一)央宗(左一)与父亲桑杰曲巴 图片来源:解放军报网
这里,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玉麦(玉门)乡,就是卓嘎、央宗姐妹的家。(中国西藏网 文/于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