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幸福美丽新边疆 > 西藏行

一个西藏乡村的小康路:产业转型 群众吃上“旅游饭”

王禹 发布时间:2018-05-17 10:37:00 中国新闻网


麻麻乡一隅。中新网王禹 摄

茂密的森林将群山覆盖、湍急的河流声响彻谷底,再加上宜人的气候和舒适的温度,如不是独具门巴族特色的小楼坐落其中,第一次来到山南市勒布沟麻麻乡的游客很容易将这里误认为江南小镇。

11日晚上8点,当夜幕还未完全笼罩麻麻乡,当地的门巴族妇女早已身着传统民族服装来到麻麻村广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篝火晚会,她们与来到这里的游客一同载歌载舞,直到深夜才逐渐散去。

作为领舞,尽管卓玛已经跳了近两个小时的舞蹈,但她回到家后,依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晚,她家开的“最美山村农家乐”宾客盈门,7个房间、总共13个床位已经全部住进了客人。卓玛说,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10月旺季结束。


卓玛家的农家乐。中新网王禹 摄

然而就在几年前,卓玛一家4口人还是挤在总共60平米,石木架构又没有防震功能的房子里,家里每年的经济来源仅依靠竹器编织带来的4000元收入,生活拮据。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麻麻乡普遍存在。

过去,这里的30多户群众都是70年代从其他乡镇搬迁到此地,群众没有耕地、牲畜、草场等资源,仅靠竹器编织维持生活。但从2004年开始,麻麻乡周围的竹子开始出现枯萎,群众生活也渐渐难以维持。

群众们并没有等待太久就迎来了致富的新曙光。2014年,麻麻村被山南市列入重点打造的三个小康示范点之一。项目总投资8858万元,共涉及农牧民住房、江淮大道、通信管道、旅游接待中心、乡卫生院等15个项目。


麻麻村一隅。中新网王禹 摄

据麻麻门巴民族乡乡长白玛央金介绍,麻麻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项目2013年底开始规划,2014年3月份开工,2014年12月完工,201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小康示范村的建成,这个守着层峦叠翠、怪石嶙峋、飞流湍瀑的好地方,终于迎来了腾飞的机会。“我们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等自然资源,特别是山南市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让群众看到了这里开发旅游业的前景。”白玛央金说。

在勒布沟,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名字叫做《流浪》,歌词这样写道:“我舍不得麦酒的醇香,终于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再也不想离开门隅木板房。舍不得放下酒杯,我再不作他乡的游郎。”

面对家乡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卓玛的丈夫次仁加措也不再外出打工,而是选择回到麻麻乡麻麻村做起了一名邮递员。但迎接他的并不是像歌曲中唱的“木板房”,而是宽敞、明亮、耐用的小别墅。

卓玛一家与村里其他37户人家一样,选择住进面积244平米的大户型房子,另外17家则选择入住了面积166平米的小户型。尽管政府已经承担了其中的大部分费用,但12万2千元的费用依然让卓玛一家有些犯难。


卓玛家开的“最美山村农家乐”中新网王禹 摄

面对这种情况,当得知县政府将会对开展家庭旅馆的家庭提供2万元设施设备支持时,卓玛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拍板决定。于是一家一楼是茶馆;二、三楼是客房的“最美山村农家乐”就这样开业了。

如今,凭借开农家乐和茶馆的收入,再加上售卖丈夫平时制作的特色手工木制品门巴木碗,卓玛家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随后,在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卓玛家成功经验的带动下,目前麻麻村一共开办了49家家庭旅馆,共有444个床位、7家餐馆、6家茶馆、5家商店,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人均收入也由2014年的9124元,增长至2017年底的15231元。

如今的麻麻乡麻麻村小康示范村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门巴民族特色,集生活居住、游客住宿、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小城镇,门巴族人民的生活变化也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卓玛说:“通过开办农家乐,提高了我们家庭的经济收入,现在生活上,我们吃的、住的、穿的条件都很好,所以我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关爱。”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