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村庄的“特色”启示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曾经的乡村,农民用最朴实的方法使用身边的自然资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着……
如今的乡村,农民看到家乡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用好一方水土走上致富路。
曾经乡村的土地上,农民时代延续着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年复一年,不问市场……
如今乡村的土地上,农民开始大胆面向市场,尝试新的种植领域,注册商标,激流勇进。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一方水土的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化、科学化,使农民收入不仅节节攀升,而且更加多元化。在这条路上,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挖掘一方特色
发展一方经济
苏尔吉村与边麻沟村从贫困村到一跃成为青海乡村“明星”,合理利用自身特点是关键。
用好自身特点,苏尔吉村抛弃了麦子、洋芋、油菜老三样的种植传统,创新性地引进荷兰豆等特色蔬菜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用好自身优势,边麻沟村看到了绿水青山的价值,下大力气打造“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主题花海,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区。
让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苏尔吉村注册商标品牌、积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蔬菜产业一体化销售平台;边麻沟村积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让乡村旅游产品更加精细化。
让乡村经济更加立体化,苏尔吉村积极利用自身特色种植养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边麻沟村让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宽的同时,不忘特色中药材种植,让每一方土地都得到最好的利用。
两个村庄,地理位置不同、发展思路不同,但走特色发展之路的精髓却极为相似,即利用自身山水优势、文化底蕴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用好一方水土——二者同样摸清了自身发展的短板与优势。处山区、人口多而土地少的本村基本情况,注定了另辟蹊径谋出路,是唯一的选择。找到山区土壤特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走出一条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这是披荆斩棘的过程,却也彰显出敢拼敢闯的精神;找到自身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业,让第三产业在乡村生根发芽,改变村民只能依靠农业种植收入的状况,这是创新性融入时代发展的过程,也是健全农民收入结构的勇敢尝试。
用好一方水土——扎根乡土是基础,开拓眼界是关键。乡村的根基在乡土,发展价值也在乡土。离开乡土,就无法发挥广大农民的固有优势;离开乡土,乡村旅游就无法拥有自身特色,失去其独特的吸引力;离开乡土,就会让乡村在经济发展中失去其独有的文化,让农民丧失对家乡的归宿感。但扎根乡土的同时,开拓眼界必不可少。边麻沟村与苏尔吉村打破了传统农耕思想的束缚,积极融入到大市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中,寻找可借鉴、可学习的成功经验,才找到了自身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就了一方经济令人刮目相看的飞跃。
团结一方群众
壮大一方集体
在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苏生成下定决心,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种植无公害蔬菜的路子。为了说服大家,他到乐都学习种菜技术,当年成功试种荷兰豆。苏生成坦言,这一过程中,党员带头起到关键作用。
如今的苏尔吉全村,303户村民中60%的人家靠种植蔬菜发家致富,全村有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7个。这是一个村庄的蔬菜种植业。
在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找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的发展思路,大力打造花海经济。李培东坦言,党员是一面旗,带领全村人一起干。
如今的边麻沟村,全村162户村民中参加大众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的有133户,农家院达到41家,家庭宾馆10家。这是一个村庄的乡村旅游业。
两个村庄的致富路,无一例外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党旗红、乡村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百姓致富的带头人。同时,更要让百姓知晓、明白党和国家政策带给乡村的发展机遇,为一些有担当、敢作为的党员提供发挥自我的平台。
但是,乡村振兴不是一时之事,更不是一人之绩,苏尔吉村和边麻沟村的成功还在于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凝聚了绝大多数百姓的力量。乡村是百姓的乡村,我国的农业长时间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在乡村聚集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离开广大百姓的乡村振兴是不存在的。只有调动整个村集体的生产积极性,全民或绝大多数村民投入到乡村发展的努力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兴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富裕了的村民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和收获感。
由此可见,用好一方水土,不仅在于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合理利用当地人才资源,并将当地的人员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只有团结一方群众,方能壮大一方集体。
打造一方品牌
不忘一方水土
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的苏尔吉村,成立了苏尔吉蔬菜种植营销合作社,注册登记“苏尔吉牌”商标,扩大蔬菜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同时能够带动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和相关产业,仅2017年支出劳动力工资达170万元。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边麻沟村,吸引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临时务工,每天每人增收70元,并带动周边村发展自驾游8家。同时,迅速融入窎沟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与周边的东至沟、花科庄等村连成大旅游景区。
打造自己的品牌,是一个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经济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才能让特色经济之路走得更加坚实、可持续,才能让农村、农业、农民真正走向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用好一方水土的目标。
当两个村庄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并名声远扬后,它们并没有忘记成就自己的一方水土,回报乡村是他们不约而同选择的道路。将自身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积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展现的是一个村集体最质朴的面貌,也是这个集体的担当。而这样的回报,也必将带动自身发展的新起点。当苏尔吉村周边村庄发展特色种植业,苏尔吉牌的产业化之路便会更加宽阔,而其特色乡村旅游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当边麻沟周边地区与边麻沟花海连成一片大旅游景区,边麻沟村将拥有更加丰富的旅游集群,乡村旅游将走上一个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两个“乡村明星”,两个乡村振兴的故事,带来的是受益恒多的发展启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一方人充分认准一方水土的优势、大胆扩宽思路,让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实现充分而可持续地利用,这一方水土便会带给他们足够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