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口述改革开放的家庭印记
“我念到了初中,才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鞋。”77岁的陈江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五味杂陈。
四、五十年代的潮汕,居民大部分都是以打短工、码头肩挑为营生。陈江城的父亲打零工养家,母亲则打理家务、做些小手工补贴家用。那个年代人们穿的都是褪了色打着补丁的土布衣服,粮食配给也常难以解决温饱,人们常常用野菜充饥。陈江城说,儿时每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过年能有件新衣服,吃上几口粿桃和炸斋菜(潮汕特色小吃)。
46岁的陈文宏是陈江城的儿子,他回忆说,在他五六岁的时候,潮汕还到处是田野和荒地,道路泥泞,只有城里的一两条主干道是水泥路。市区街道上车不多,商店也是那种老式柜台。男女老少的穿着都是清一色的灰、蓝、白色服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设施。过年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陈文宏能和两兄弟一起穿着新衣裤,拿着红包,放开肚皮吃一顿好的。
陈文宏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他的家乡仿佛换了一番天地。汕头被设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城市化的推进让这片土地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购物中心、广场、公园等星罗棋布,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陈文宏目睹了广东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人那种爱拼、好拼的精神也深深烙在了他心底。90年代,他跟随父辈朋友来到了上海跑业务,逐渐摸清了市场规律,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毅然决定回到广东创办自己的企业。起初,陈文宏也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人员、技术、资金等难题摆在面前,但他凭借着一股闯劲与勤奋努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广东的资源优势,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他表示,在新的起点上,会全力带领企业稳步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陈文宏的经历是广东万千创业者的缩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批批有梦想、敢闯敢做的创业者投身各行各业,成为祖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子女的期盼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过过苦日子陈江城期望自己的孩子有衣穿有饭吃,而如今陈文宏则更注重的是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他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懂得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人。
20岁的陈麒没有辜负父亲陈文宏的期盼,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攻读市场营销专业。虽然没有经历过像爷爷和父亲小时候那种缺衣少食的岁月,但他时常会聆听父辈讲述过去的故事,因此他深知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在学校他积极学习,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希冀成为一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他打算学成之后回到广东,像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为家乡的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一个广东普通家庭的祖孙三代,因为改革开放,拥有了不同的人生经历。时代在变,衣食住行在变,思维方式在变,对祖国与世界的认知也在变,但不变的是渗透在他们血液里的可贵品质:“脚踏实地地干,敢打敢拼地闯”。
“今年春节,我希望全家人能一起出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品一品全国各地的风俗美食。”说到这些,陈麒露出了幸福的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杨利 华北电力大学 陈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