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改革进行时

网约车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新监管努力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

刘畅、林维 发布时间:2018-09-30 13:28:0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以“互联网+出租车或私家车+交通”为模式的网约车,正成为中国人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约车司机这个新职业也由此诞生,他们满足着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出行的多样化需求,“更便捷、更高效”是人们对网约车的普遍评价,但同时,安全问题、市场公平问题等也饱受社会争议。面对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相伴生的交通运输新业态,中国政府也不断探索着新的许可、监管等方式,努力实现网约车行业安全与发展的并重。

“已到达约定地点,请等候乘客上车,核实乘客手机尾号9481,请确保所有乘客坐稳后再出发。” 58岁的岳师傅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他接单的滴滴平台,目前是中国消费者选择的主流网约车平台之一。岳师傅年轻时是单位的专职司机,后来在运输公司开过货车,在驾校当过教练,如今退了休,还是不愿意闲着,又考了滴滴平台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当起了网约车司机。他每天上午十点出车,晚上七八点回家,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他十分满意。

岳师傅说:“在家呆着,你说干什么去?玩牌?媳妇不乐意,索性还不如干这个,媳妇也高兴。一边干一边和乘客聊天,心情也挺好,累了觉得不想干了,直接就回家,干这个就是没有压力。”

2012年,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相继上线。如果拥有一辆符合规定的私家车,并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等信息,就能申请网约车驾驶员证,审核通过后,可以通过平台注册成为一名正式的网约车司机。目前,像岳师傅这样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在中国一共约有34万人。

除了专职的网约车司机,还有的人只是在工作之余拉个顺风车,挣点外快。北京白领董先生就是一名顺风车司机,开车出门时拉上一个顺风车乘客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出行习惯。董先生说:“我经常一个人出行,因为目前是单身,出门经常车里就我一个人。本着绿色出行、共享经济的概念,大家如果能合乘一下更好,还可以分担下油钱,就本着这个目的拉的顺风车。大部分乘客挺好,挺配合,本着互相方便的原则,来乘顺风车,都挺愉快,我已经拉了二百多单。”

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市场迅速壮大。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团、携程、高德等企业纷纷进入网约车行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市场上有130余家平台公司在开展网约车业务。而因为方便快捷、可选择范围大、极大缓解了“打车难”等问题,近两年来使用网约车出行的用户也在迅速增多。一家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约车市场用户规模2018年有望达到2.82亿人。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出行方式的变化之大让中国人感触尤其深。从蹬自行车、挤公交车、坐地铁、路边打出租车,到在房间里用手机直接把车约到自己家楼下;从公务用车、旅行用车到孕妇用车、无霾专车……中国人出行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有用户说:“我从它开始上线,就一直在用,因为自己家里没有车,平时出去玩或者出去办事,比较紧急的时候,就会通过滴滴平台打快车或者出租车。像父母年龄比较大,有时候去医院不太方便,但是老人家手机上不会安装这样的软件,也不太会操作。尤其像上班高峰期又不太好叫到出租车,这个服务平台比较方便我们做子女的给长辈叫好车。”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患、过度补贴、非法运营等乱象也影响着网约车市场的发展,女性、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尤其担心网约车的安全性。

两年前,中国交通主管部门发布关于深化出租车改革的两份文件,网约车行业逐步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目前,全国有80多个网约车公司获得经营许可。

监管部门还加大了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建立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等,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网约车司机岳师傅告诉记者,每天出车前,他都会被网约车平台要求完成人脸识别的步骤,系统审核后,才会给他派单。对此,滴滴公司公关经理张永恒解释说:“在审核阶段,需要面向手机摄像头,完成点头、摇头、眨眼等‘人脸识别’动作,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注册驾驶员身份,保证驾驶员身份信息的准确性,严防冒用他人身份注册、私换驾驶员接单等行为。”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女士认为,不管是促进网约车发展,还是加强对网约车的监管,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服务,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网约车司机的共同努力。

陈艳艳说: “网约车从技术角度和运营管理角度应该提高效率,使得运营效率和对顾客的精准服务做得更到位一些。在监管的关节,作为一个平台,要对从业人员和载运工具做到更多的认真甄别,充分考虑途中运营过程中安全风险要素,应该借助大数据平台做到高效的管理。”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