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改革·人物

在孤岛上的第20个中秋 他却忙着为台风善后无暇过节

徐雪亮 张豪 发布时间:2018-09-25 15:20:00来源: 金羊网


黄灿明(左一)家人一年前在岛上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金羊网讯 记者徐雪亮、张豪报道:9月22日,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对航标工黄灿明来说依旧是工作日。黄灿明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广州南沙区的舢舨洲岛上,今年是他在岛上度过的第20个中秋节,既平常又特殊。

  忙着善后台风 无暇准备过节

  从广州南沙区一个无名码头上船,约15分钟就可以到达。因为没有固定交通,所以出入这里需花几百元租渔船出入。在这座约1000平方米的岛上,一座灯塔、一座水文塔和入岛大门是仅有的建筑。而居住在这里的人,只有黄灿明和他的妻子。

  即将迎来中秋,黄灿明和妻子却还无暇顾及中秋物品的置办,他们正忙碌着处理台风“山竹”带来的破坏。

  “这原本是大门,被台风吹到海里,后来捞上来的。”黄灿明指着一组黄色的铁栅栏说。被吹毁的不止舢舨洲的大门,还有几处铁围墙,原本方正的铁围墙已经凹陷成三角形,甚至原本修的笔直的混黏土过道也被冲击的弯弯曲曲。

  由于舢舨洲岛四周环海,台风登陆时它经常受害。“去年天鸽的时候就很厉害,把我种了十几年的芒果树都吹毁了,那边的过道也弄断了一截。”他说,台风的光顾让他习以为常,这次台风“山竹”造成的破坏他在中秋节期间还得继续修护。

  工作充满仪式 既规律又神圣

  黄灿明和妻子在岛上的日子过得既简单又重复,一年365天不分节假。

  每天早上7时、下午6时是他和妻子一起升降国旗的时间。这样的时刻让他们每天的生活工作充满仪式感,也孤独驻岛的两人有了归属感。

  升国旗之后,黄灿明和妻子开始清洁舢舨洲的卫生。把岛屿周围涨潮涌上岸的垃圾清理干净,再把岛上所有空地、栏杆清洁一次,他们每天需要三个小时合力清洁户外。其余时间,黄灿明还要擦拭灯塔的玻璃、检查擦拭发射灯、清洁太阳能硅片上的灰尘和雾水。

  就是这样的擦拭清洁工作,黄灿明却格外的讲究。“这个是擦灯罩的,这个是擦灯泡的,这个是擦其他台面的。”只是在灯塔顶层的设备区,他就有三块不同颜色的抹布分别清洁不同设备。

  下午6点降下国旗后,黄灿明的主要工作是用望远镜查看航标情况和灯塔主灯的明灭。“晚上7点、9点、12点,每晚都检查三次。”他说。

  黄灿明负责观测的航标有十多处,其中包括标示主航道的红色和绿色对标,标示可抛锚处的黄色航标、以及标示分叉航道的底部黄色顶部黑色航标。这些航标指引船只行驶,如果晚上观测到航标被过往船只撞坏或航标不亮,他要立马上报广州航标处派人维护,确保航标始终正常。

  而他负责的灯塔如果检查到主灯损坏需马上启动副灯。“18海里之外都可以看到灯塔,一看到灯塔就知道到广州了。”他说,现在的灯塔已经是感应式亮灯,相比之前的手动启灯方便很多,但是要确保灯塔正常亮灯一直是他不可放松的工作。

  由于舢舤洲位于珠江口的喇叭口,所以黄灿明守护的灯塔尤为重要。灯塔每天指引珠江口的船只出入4000余次。正如他挂在灯塔墙壁上的标语写道的一样,他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舢舨洲岛

  过节缺少仪式 内心满是牵挂

  “现在这里的灯器变了,能源也变了,工作变得更自动化,我们的生活也方便很多。”现在居住在岛上的黄灿明和妻子,通过太阳能发电可以让使用220伏的正常灯具照明、可以用电磁炉做饭、可以看电视,但是这些在几年前都是不可能的。

  1999年1月黄灿明踏上舢舨洲岛时,岛上没电没水,睡得床也是木板临时搭的。每天靠蜡烛照明,平时接雨水食用。但是黄灿明愿意留在这座岛上。

  “我是虎门人,在这里虽然没有马路可以通过去,但是我可以看到虎门。”黄灿明到舢舨洲前,曾在深圳蛇口的一个码头做航标工十年。由于工作特殊,他十年内只回过家一两次。而在舢舨洲,即使20年间他也只是春节回家几次,但因为可以望到老家虎门,他很满足。

  “如果给家里打固定电话,站在码头处不用加0769区号。”黄灿明说,舢舨洲处于广州与东莞的交界地带,如果用手机打电话,在灯塔处是广州信号,到灯塔100米外的码头处就成了东莞信号。

  现在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外,黄灿明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在东莞安家。儿子传承航标工作,成了黄家第四代航标工,虽然经常调动到不同的灯塔工作,但是在虎门成了家。女儿在东莞沙田做水务工作,去年也成婚安家东莞。这样一来,他一眼望到的地方亲人都在。

  今年的中秋节是黄灿明在舢舨洲岛上度过的第20个中秋节,虽然和往常一样没有亲人团聚,也不会对酒当歌,但黄灿明盼着中秋之后的“秋高气爽”。因为每年中秋一过,他就会给舢舨洲来个“大保养”,重新油刷栏杆和木板,粉刷新围墙。现在,他早早备好的十几桶油漆已经翘首以待。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