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改革·印记

武汉吉庆街:跌宕起伏,浴火重生

金雨蒙 发布时间:2018-10-01 13:18:00来源: 人民网

这是一条总长不过数百米的普通的街道,白天冷冷清清,每到夜幕降临便像突然复活: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自发形成于80年代末的吉庆街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最好的窗口。

吉庆街东起大智路,西至江汉路,短短170米的街道,经由作家的艺术加工,游客的口口相传,吉庆街一度成为武汉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改革开放40年,吉庆街用排挡和民间艺人,演绎了一段武汉的民俗传奇。

如今,易地重建的新吉庆街在保留汉味文化的同时,舍弃掉了原始和脏乱,化身为“吉庆民俗街”,以民俗文化、汉味美食、荆楚演绎、老街旅游为特色,成为江城最具汉派风情的特色民俗街区。


吉庆街的露天宵夜热闹非凡

大排档的人间烟火

吉庆街早在1930年就正式获名,当时茶文化盛行,吉庆街以茶楼酒肆最传汉口神韵 。是时,九省商贾,絡绎往来,市井细民,芸萃其中;戏曲笙歌,杂耍游艺,无时不秀,无处不闻,俨然之浪漫大气都市文化 。

而吉庆街的饮食夜市则自发形成于80年代末,由于武汉火炉的天气,晚间总是集聚了一些纳凉的居民,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小商贩就在街边支起了小摊,卖一些凉菜和啤酒,加上附近大智门火车站带来的人流,慢慢就行成了小有名气的夜市小吃。

街角巷尾,牵一根电线,燃起白炽灯,支起一块篷布,架起简易的炉灶,摆上两张自家的竹床,配几只小凳,就有人前来就着油炸臭干子蘸辣酱,外加几样卤味凉菜下酒。这种小酌在武汉还有个通行的名称:靠杯酒。三五个朋友坐在竹床旁,喝靠杯酒,一瓶散装白酒只卖一块三角五,俗称为“135”。十来米宽的吉庆街狭窄偏静,靠杯酒悄然蔓延到整个小街。

此时的中国正是个体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私营业主加入了吉庆街宵夜的队伍,他们租下周边店面,开始规模化经营。

当时还是商务饭店厨师的陈勇放弃了铁饭碗,成为最早在吉庆街生根的一批商户。“当时吉庆街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大家眼红就街坊带街坊,开始做起了宵夜生意。”陈勇说:“当时在国营饭店当厨师一个月才500多,在吉庆街开了餐馆,收入直接就翻了翻。”

老吉庆街最老炮的则应算是芳芳菜馆。高老板从在自家竹床上摆花生摊,一步一步慢慢扩张成为老吉庆街上最大的餐馆。高老板说:“吉庆街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要翻台四五百桌,最好的时候,一个月我们可以卖100万。”

当时形成了以吉庆街为中心、包括邻近的交易街、瑞祥路、大智路在内的宵夜大排档市场。吉庆街由一条短短170米的小街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具特色的露天宵夜排档市场,各类餐饮和露天摊点30余家、活跃在吉庆街各类街头艺人300多人。


2008年民间艺人大赛中评选出的吉庆街“四大天王”

吹拉弹唱皆是生活

吉庆街的宵夜记忆,开始于遥远的八十年代中后期。90年代进入鼎盛。然而令吉庆街宵夜闻名全国的并不是吃食,而是包罗万象的街头艺人。

1991年,河南人吕文礼背着吉他辗转到吉庆街,本是河南省越调剧团的他20多岁时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腰背常常疼到直不起来。无奈之下,他只身来到武汉投奔表姐,成为了吉庆街上的一名民间艺人。

“我家在汉口,人称大码头。两江三岸花如海,背靠黄鹤楼。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楼。外地人讲义气,武汉人讲胃口……”吉庆街的夜晚夜夜沸腾,艺人唱得如痴如醉,客人听得心花怒放。

最高峰的时候,活跃在吉庆街各类街头艺人达300多人。吉庆街民间“四大天王”—— “老通城”“麻雀”“潇洒”“黄瓜”,四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吉庆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通城”说的就是吕文礼。“再也没有哪条街像吉庆街这样充满市井气,也没有哪个城市的人像武汉这么包容了。我很清楚,这里就是我的根据地。”

人们常说,吉庆街有两张牌:特色小吃和民间艺人的吹拉弹唱表演。而在吉庆街,这两者又是分不开的。一边观看艺人表演,一边品尝风味小吃,已经定格成为大多数人对吉庆街的印象。

吉庆街的发展过程中从来都不缺少艺术,吹拉弹唱,既是生活,又是艺术。无论是传统茶楼文化时期的曲艺或是大排档时期的笙歌,吉庆街总是很小心的保护和利用其文化艺术资源,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经济形态。

1997年前后,武汉市江岸区政府斥资5000余万对街区进行全面改造。时至1998年,吉庆街开始火爆。2001年,池莉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生活秀》的热播,更是让武汉的吉庆街名扬全国。

“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是武汉流传在外的美食名片,吉庆街再一次作为武汉市民文化的象征走向全国市场,成为武汉市的又一招牌。

2002年9月,吉庆街正式更名为吉庆街民俗饮食文化夜市场,首次以全武汉唯一占道“合法”的夜市开门纳客。吉庆街迈上了辉煌的顶峰,吉庆街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吉庆街的夜市文化不断的在人们心底涌起阵阵涟漪。


吉庆街配合中山大道开街人流如织

新吉庆街·新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吉庆街的原始、喧闹与脏乱终究与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相矛盾,特别是过江隧道的建设对吉庆街的交通阻断,2009年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采取了易地重建的办法,并按照现代商业和文化的要求重新设计规划吉庆街的建筑形态和商业布局,并称之为“吉庆民俗街”。

2011年,新吉庆街揭开面纱。它以红、白、黑三色为主色调,屋顶全部由瓦片铺盖而成,灰色水磨石墙面,红色砖墙,弧形屋顶,走廊配宝瓶柱造型,带着典型的老汉口建筑风格。2016年12月,封闭两年的中山大道正式开街,新吉庆街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提档升级,增加了汉味文化的氛围装饰,引进了武汉本土老字号美食和特色市井小吃。

“汉味美食、民俗文化、荆楚演绎、老街旅游。”谈到新吉庆街的改造,武汉吉庆街民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凤枝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这十六个字。新吉庆街将分区域呈现出美食、创意、馆藏三大功能,将从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着眼,让游人欣赏到最地道的汉派民俗技艺,全方位体验汉味民俗文化。作为汉派风情街,它要使天下游客都能体味到吉庆街“最武汉”。

在汉味美食上,新吉庆街以老字号为突破口,引进了老通城、四季美、蔡林记、汪玉霞、老万城等9家武汉老店,老字号的扎堆效应给吉庆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人气,不仅增添了属于其本身的文化积淀,也将最具代表性的汉味美食进行了体现。

重新开街,吉庆街的管理团队清醒的认识到,吉庆街不仅要做美食,更要做文化,要把吉庆街打造成为一个有民俗文化特色、有武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特色街区。

吉庆街在氛围装饰上结合建筑特色,增加了楚文化风,打造了武汉符号的“武汉话”方言文化墙,再现了老吉庆街市井风情的宵夜群雕。同时建立非遗文化及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集市,如今整齐且极具民俗特色的花车非遗手工艺集市已成为中山大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在保留原有民间艺人的吹拉弹唱的同时,更是打造了百姓大舞台。邀请湖北众多名家来吉庆街现场演出,湖北大鼓、楚剧、变脸、口技等传统节目层出不穷。开街至今,吉庆街一直在开展以湖北地区为特色的曲艺表演,让吉庆民俗街始终流淌着欢歌笑语,洋溢着天天过佳节的气氛。

胡凤枝介绍,“新吉庆街开街以来,推出的非遗传承文化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扎根吉庆街,形成了基地和集市;武汉汉剧、楚剧等民俗文化在吉庆街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做到了月月有节庆,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逢节有惊喜。”

由最初的茫茫水域发展成为今日闻名全国的饮食文化街,吉庆街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相连。吉庆街的每一步发展总是紧随着武汉城市发展步伐,并折射出整个武汉的变化。

一条小街,实际上记录着的是一个城市的变迁。吉庆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新吉庆街重新散发出她原有的盎然生机,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有其奥秘所在。

吉庆街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除了源于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吉庆街人主人翁精神的维系外,更多还是源于吉庆街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

吉庆街的发展历程证明,有时候,一条街道不仅能转动一个社区,甚至还能转动一个城市,吉庆街正越来越成为武汉不可缺少的一张名片。吉庆街作为美食民俗文化的品牌,它不缺乏回馈社会的力量,这一点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