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好生活筑牢精神家园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
在机构设置上,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揭开了国家网信事业的新篇章——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这一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依法治国和法制化建设上,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远景规划和制度建设上,《“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在人才培养上,《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印发,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7年12月,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乌镇展望》,标志着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共识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数字鸿沟”还没有完全填平,网络空间整治还需要不断完善。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就是为了更好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让互联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人民的美好生活筑牢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7.72亿,其中30岁以下的互联网年轻用户群体高达4.08亿。但在互联网上,如网络视听文艺领域,还存在着“野蛮成长”的现象,对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良好的网络空间不仅是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关乎年轻人的成长和中国的未来,需要格外重视并不断完善治理。
通过听取网络民意、发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在狠抓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吸收利用网络民意发展网络空间、促进政府治理,做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有机统一。需要指出的是,舆论监督不是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不是造谣生事、违法犯罪,更不能超越宪法法律的界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良好的网络氛围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责任深远。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共同建设好惠及全民的清朗网络空间,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在新征程上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