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的感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这份工作给我的最大收获,就在于每次外出采访,都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感动。一路走来,我也有了许许多多值得永远铭记、珍藏的记忆。
令我感动的,是多年来祖国对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的不懈付出,是几年来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许许多多人们为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这里人民的福祉的默默奉献。
还记得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时候,我们的采访车一路来到较为偏远的地区,但无论是在边境线上的日喀则市樟木镇,还是珠峰脚下的定日县,亦或是山路曲折蜿蜒的加查县,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条公路在脚下伸展,路边总有一座座高耸的电塔巍然耸立,总有一辆绿色的邮政车与我们同行。虽然有些地方的公路还是土路、需要在尘土飞扬中一路前行,虽然有些地方还时不时停电、停水,虽然边远地区收到的报纸可能还是几天甚至一周之前的、在网上购买的物品也不能包邮,然而当我看到人迹罕至的公路上,一辆邮政车默默地、孤独地、但却坚定地一路前行时,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许许多多人们,正在用自己的辛劳工作,践行着那句“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甘孜、阿坝,来到红军走过的草原上时,这里已经与当年的大草地大不相同:有成群的牛羊、有洁白的帐房、有通达的公路、有满面带笑的牧人。还记得在草原上拍照留念时,同行的人们嫌弃着无处不在的电线分割了画面,我却忽然觉得,这每一根电线、每一座电塔,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为草原带来了光明和发展的希望。
还记得当我来到曾经遭遇泥石流之殇的甘南舟曲县时,今天的县城已经从当年的伤痛中恢复,唯有部分桥墩、楼墙上的水痕还铭刻着无情的泥石流给这座县城带来的痛苦。在舟曲泥石流纪念馆里,一幅身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站在灰暗的废墟上茫然四顾、寻找亲人的照片令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好在经过几年的建设,当年被冲毁的道路桥梁重新修起来了,当年被冲塌的房子重新建起来了,当年被冲毁的农田重新长出了庄稼,家园被毁的人们在异地搬迁工程的帮助下开始了新的生活,回顾当年的苦痛,尤其令人感到心神振奋、充满希望。
除了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地方的人和事令我感动。
2016年秋天,我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记者团来到了当年红军曾经战斗过的贵州省,这里既发生过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也见证了红军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夺取娄山关等重大战役的胜利。然而最令我感到振奋的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贵州还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穷乡僻壤”,当年红军走过的路,还是战士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步趟出来的。
80多年后的今天,当初红军走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天堑变通途,中国“基建狂魔”的本色在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乘车穿越贵州时最需要担心的仅仅是隧道里没有4G信号。如今的贵州不仅建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是将造桥技能“修炼”到满点,从桥面至江面高差达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的北盘江大桥到采用了双向水平转体结构的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全省仅高速公路桥梁就有6848座,被人们称为“桥梁博物馆”。
2017年夏天,我随“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走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聆听这里的官兵讲述真实的“战狼”故事。
那还是2012年夏天,中国海军第12批护航编队奉命接护被劫持19个月多的台湾籍船员。在风力8级、浪高6米、前期派出的两艘小艇无法靠近的危急情况下,直升机飞行员临危受命,冒着夜幕降临、随时可能遭遇袭击的危险,超条件强行起飞,最终安全救援26名中外被劫船员。
当飞行员程文刚说到,按照预期,每个船员体重应有80公斤计算,但事实令他感到震惊:由于船员在被海盗劫持期间口粮严重不足,加上被虐待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大部分船员的体重只有70到80斤,最瘦的只有40斤。但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状况下,船上的大副依然积极鼓励船员们坚持下去,等待祖国的救援。
另一件事发生在2015年的也门撤侨过程中,在形势最危急的时刻,炸弹就在人们身边炸裂,当时接受采访的飞行员们告诉我,没有听过枪炮的声响、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人,完全无法体会那种感觉。他们说,就在海军临沂舰抢运人员和物资的时候,身边一直环绕着炮火和硝烟,没有一刻停歇,这与平时打靶、打枪甚至实射导弹的感受完全不同,当时舰上很多人甚至有了写点回忆录的欲望。
当然,在他们看来,这一切的辛苦,在荷台达港撤侨圆满成功后都是值得的,当获救的华人华侨在舰船上拉起横幅感谢祖国、感谢人民解放军的时候,这些历经战火都没有动容的硬汉子都哽咽了语音。
……
几年里,我作为一名记者,北到东北三省,南到八闽大地,上至青藏高原,下至茫茫大海……采访过农民、牧民、学生、军人、老师、干部……在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接触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阅历,收获着点滴难忘的回忆。一路行来,满满都是感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